本报见习记者 张博

8月3日,中国工程院《中国区块链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发布“发现100个中国区块链创新应用”栏目之“天平链”应用案例。

据了解,电子证据由于易变性、易改无痕等特点,导致涉网案件存证难、取证难、认定难。面对互联网纠纷及电子证据认定的新特点、新规律、新需求,北京互联网法院建设了国内首个由互联网法院主导建立、产业各方积极参与的司法联盟链——“天平链”。

“天平链”采用区块链技术,秉承中立、开放、安全、可控的原则,是由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导,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的电子证据平台,旨在解决电子证据存证难,取证难,认证难的问题;辅助法官提高对电子证据认证效率,进而提升判案效率,同时提出主动互联网治理,通过开放标准和协议,主动链接互联网交易主体,实现跨链互信和跨链验证。把公平、公正的规则通过技术的力量嵌入到互联网业务中,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制化、完善社会诚信体系。

天平链的司法服务生态包含:行业司法服务,证据规则共治,诉讼快速验证。法院电子诉讼系天平链的典型应用模式,是基于天平链规则规范,面向各类互联网应用提供在天平链上直接存证与通过自有区块链跨链存证到天平链上两种方式。

互联网平台将用户产生或上传的电子数据,第一时间将其哈希值直接写入天平链或者以跨链的方式写入天平链;互联网平台将数据在天平链的存证编号(跨链接入的还需将在互联网平台自建链上的存证编号)返回用户;当该电子数据涉及北京互联网法院管辖案件时,用户可以提交相应存证编号和原始电子数据,天平链后台可自动验证该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和存证时间,并将上链标识、天平链验证状态、存证时间、存证内容、验证成功/失败等信息展现给法官,从而提升法官对于电子数据的采信效率。

目前,天平链已接入节点21个,完成版权、著作权、互联网金融等9类25个应用节点对接,上链电子数据超过7000万条,跨链存证数据量已达数亿条。与此同时,天平链还构建了完整的证据规范体系,并通过与软件服务相结合,实现对数据源可信认证、系统接入技术安全、证据合规性审查、业务规则审查、系统管理规范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

总体来看,天平链将传统司法存证升级为“业务链、司法链、生态链”多链合一的司法治理生态,对金融,知识产权等行业形成强司法保护,从源头对企业业务进行合规监控,提升侵权、违法成本,实现了互联网纠纷案件在进入庭审前即被解决,有效提升了网络空间治理能力。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