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求学来,拜师磨砺中;
心离喧哗处,只为得真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徒在杨公祠前合影,正中间的是师公曾茂泉师父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为弘扬堪舆传统文化,发扬杨公救贫精神,福泽天下有缘人,辛丑年中,乙未月,辛巳日,第二期杨公弟子班顺利举行传统拜师授徒仪式。由授业师父,杨公授曾文辿公一脉第39代嫡系传人曾庆良为弟子举行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弟子的拜师帖杨公与曾公像前

仲夏时节,天气炎热,今年第二期杨公弟子班的所有弟子于近日陆续到达,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弟子们热情真诚,抵达兴国后,先拜访师父,亲切交谈堪舆文化,更加坚定拜师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徒合影

拜师仪式在三僚曾家杨公祠举行,祠内供奉有杨公和曾公的金身。据兴国明代的古县志载:三僚村曾家的杨公祠始建于元朝末年的至正年间,期间数次维修重建,香火旺盛,前来祭拜的学者、信众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起祭拜杨公与曾公

自收徒以来,所收授弟子皆要遵此传统拜师仪式,得到杨公和曾公的认可和庇佑。且举行拜师仪式后便是师徒关系,师徒之间可常往来,请教交流学习,为杨公堪舆的传承发扬奠定扎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弟子在杨公与曾公金身前念拜师帖

师徒关系,是技艺的延续,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只有真正拜了师才会被师父认可,像堪舆这种传统技艺尤其如此,拜师后可以更全面更系统地学习到真知识,领悟到所学内容的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徒合影

在杨公祠结束拜师仪式后,曾庆良师傅带领弟子前往参观三僚明师作品,并讲解其中的堪舆运用技法,随后回到兴国的教学点继续理论课程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后,再上山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庆良师傅为弟子讲解三僚明师作品

学习堪舆一术,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这也是学好堪舆的起点,不可好高骛远,一心想着学习速成。在学习过程中要夯实基础,能够理解记忆并正确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庆良师傅为弟子讲解三僚明师作品

还要掌握形峦和理气的综合运用。在上山实践期间,师傅会教弟子如何寻龙点穴、认砂识水、观朝向、望气场、辩山峦、用理气等,以龙穴形峦为原则,再合理运用理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兴国教学点上课

明师终究山上成,屋里先生讲阴阳。堪舆是实践性的学问,只有做到勤学习,勤思考,勤实践,勤比较,勤总结将峦头、理气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才能学有所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徒在杨公茅草屋前合影

在学习过程中,须运用所学去考验名人名坟,古墓住宅,验证师传秘学,不断总结实战经验,学有所成,真正出师。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庆良师傅为弟子讲解三僚龟蛇相会

曾庆良,杨公授曾文辿公一脉第三十九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