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娜

来源 | 闲时花开(ID:xsha369)

这个暑假,我陪娃做的最长情的两件事,一是每天下午,娘俩一起打会儿扑克牌——自然是,每次都是我输,因为我不专心,一边打牌一边看手机;

一件是,每天追着奥运赛事看,顺道了解了很多奥运健儿的成长故事。

然后娘俩一起感慨:“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场比赛,更像是一堂堂励志人生课”。

今天,是东京奥运会举办的第10天。

我搜集了藏在奥运选手金牌后面的“金句”,试图阐述互联网上的一个“千年之谜”:

为什么,我们懂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01

“把过程做好,结果自然不会差。”

——杨倩

清华学霸、两摘金牌的宁波籍奥运冠军杨倩,心理素质超强超稳。

拿了两个金牌,依然云淡风轻,眉目含情,可爱沉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这句话,道破了优秀者的特质:

敬畏一日一夜的锤炼,才能收获一瞬一刹的璀璨。

我在咨询中,见过很多孩子,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也深知自己的短板和问题,但每天在拖拖拉拉和浑浑噩噩中度过,用自责和愧疚悼念失去的时光,再用拖延和懒散浪费宝贵的当下。

他们活得很痛苦,但他们就是不做好过程。

做好每一天,做好每一次,做好每一题,做好每一关,做好每一个细节和过程,其实就是做了最好的自己。

02

“你要是想练跳水,那很简单。但是你要是想去到更大一点的层面,然后为国争光,这就很难。”

——张家齐

东京奥运会上,奶声奶气的张家齐,圈粉无数。

夺冠后,她非常坦诚地说,每天重复练跳水,真的太枯燥了,有时觉得太没意思了,不想练,就想偷懒。

但她一想到,自己偷懒的话,对手每天都在训练,那自己就会在赛场上露馅,懒惰就会惩罚自己,那只好自己鞭打自己,继续练,枯燥也要练,无味也要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话,太符合一个十六七岁少女的心理了。

不要说10多岁的孩子,就我这样40岁的中年人,每天读书写字,每天找素材找灵感,沮丧时也会想撂挑子不干。

但最终,我也和自己达成了和解:

梦想的底色,不是绚烂和多彩,而是重复和枯燥。

——绚烂多彩是结果,重复和枯燥才是经历。

穿越了无趣和繁琐,梦想才扇动斑斓灵动的翅膀,悄然到来。

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就像鲜花,而灵感是蝴蝶。

蝴蝶会令鲜花更美,但没有蝴蝶,鲜花也要使劲儿开。

03

“没有舒服的时候,只有痛和很痛的区别。”

——施廷懋

东京奥运会上,重庆姑娘施廷懋两次夺金。

外人看到的,是金灿灿的奖牌,自家人看到的,是咬牙坚持的疼痛。

参加奥运会前,29岁的老将施廷懋,历经了漫长的疼痛和伤病期。

但赛场上,你看她几近完美的动作,根本不会想到她浑身是伤——其实,即便在奥运赛场上,她腰部还贴着膏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实苦,就看你在哪个平台上,吃怎样的苦。

年轻时,我们都爱逢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和疼痛。

年长后,我们都渐渐学会了沉默,也渐渐掩蔽起伤疤。

这不是因为我们麻木了,而是我们变得更加开阔:

每个人都有暗伤,每个人都有疼痛。

我们见自己,见他人,见众生,才会戒掉矫情,习得宽容。

04

“因为有遗憾,所以很抱歉。”

——郎平

这不是郎平的原话,而是我从她的话里总结而来的。

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连败三场后,士气大落。

7月31日晚,中国女排调整战略战术,一分分去拼,最终以3:0击败意大利女排,看得全中国人都热血沸腾:

“中国女排,回来了。”

赛后采访,郎平复盘女排的得失,说着说着哽咽起来:

“感谢全国球迷,也跟他们说声对不起,(之前)确实没打好,我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但是中国球迷一直不离不弃……”

铁榔头落泪,让人看得心碎。

有一说一。

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上失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主攻朱婷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奥运会延期一年,但朱婷的手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赛场上痛到无法发力,导致女排姑娘们进攻威力大减。

这些年来,作为中国女排的核心人物,球队的战术一直围绕朱婷打造。

这种把宝押在一个人身上的战术,无疑是有着巨大风险和漏洞的。

不管输赢,我们都和中国女排在一起。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从教训中反思。

郎平哽咽说出的那段话,让我感到特别真诚:

她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推卸责任。

她的泪和话,值得被铭记。

因为,赛场不相信眼泪,不管是中国女排,还是现实你我,都需要从中吸取教训:

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重大问题,一定要有A计划和B计划。

05

“所有的胜利,都是让做得好,变成肌肉记忆。”

——朱雪莹

小立领丹红旗袍,国旗下凤舞九天刺绣。

夺得蹦床冠军的朱雪莹和刘灵玲,真是太美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容颜美,服饰美,动作美,气质也美。

更得人心的,是朱雪莹说的这段话:“难度高的动作,只要练得足够多,足够熟悉,就不怕。”

心理学上有句话:

身体不会忘记。

说的是,过往岁月留给我们的欢愉和悲伤,其实都存留在我们的身体内,只是有的显现,有的隐匿。

这句话,用到锻炼和修行中,一样适用:

你到底有没有修炼,你到底有没有坚持,你到底有没有娴熟于肢体、烂熟于心灵,把每一个动作和步骤,训练成身体下意识的动作,是骗不了人的。

体育锻炼如此,学习工作也如此。

熟能生巧。

巧能生智。

智能生慧。

慧能生奇。

信然。

06

“我想把我能做的,该做的,可以做的,都做好。我还想要坚持。”

——苏炳添

8月1日,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里,“中国飞人”的苏炳添,在半决赛中跑出了9秒83的成绩。

创造亚洲记录!

成为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

也打碎了“中国人田径运动项目不行”的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凡尔赛的是,在小组赛最后30米,苏炳添故意放慢速度,“转头”观察身边的追赶者,示意对方“别追了,给点面子”的名场面,更是被网友传为佳话。

赛后接受采访时,苏炳添说:“我想把我能做的,该做的,可以做的,都做好。我还想要坚持。”

苏炳添的决赛成绩是9秒98,位居第六,没得奖牌,但太不容易,全网贺喜。

去做。

去干。

去实现。

去达成。

去把脑海里的想法,落成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

这是苏炳添创造奇迹的秘籍,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战胜自我的武器。

“懂得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道理是道理,你是你。

道理是别人用行动实践而来的抽象理论。

你如果躺在这些理论上,没有通过自己的实操和经历,把它们一一变成鲜活的体悟,真实的感受,生活的智慧,自然很难过好这一生。

王冠是攀登而来的。

优秀是拼搏而来的。

幸福是奋斗而来的。

人间传奇,都是行动而来的,不是做梦而来的。

07

“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

——巩立姣

东京奥运会上,32岁的巩立姣,以20米58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得奥运会田径女子铅球项目冠军。

之前,在北京、伦敦和里约,她分别拿下了二三四名。

如今,他如愿以偿,完成了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拼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后,这个河北姑娘,在微博上写道:“32岁的年龄不是阻碍,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

40岁以后,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梦想。

梦想是登上世界之巅的舞台吗?

是拿到独一无二的冠军吗?

是成为人人羡慕的王者吗?

我觉得,如果这样理解梦想,这样理解巩立姣,是狭隘的。

梦想,不是目标和执念,不是胜负和输赢,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接纳,自己做对自己的完善,自己对自己的喜欢。

虽然,它需要量化成一个个目标。

但目标,不是梦想。

真正的梦想,是回到事实和现实之中,回到自身和自心之里,回到生活和生命深处,找到更饱满更舒展的自己。

“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其深意是:

没有什么,比不负时光的自己,更值得欢喜。

08

“看了奥运会,我明白了什么美和勇气,也昂起了自信的头。”

——网友

有网友说,从东京奥运会开始,才发现中国人真的很美,运动真的很美,坚持真的很美,有力量的人真的很美,超越自我的人真的很美,饱满的生命真的很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颜值普遍高,状态相当好,精神特别足。

不管是男运动员还是女运动员,不管是高低胖瘦,黑白丑俊,都散发着自信和舒展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个都是明目皓齿,皮肤光洁,神清气爽,精神抖擞,自信飞扬,充满着力量感和精神气儿。

这种身上有劲儿,脸上有光的美和好,不是那种我们打开手机,看到的明星精修图的那种虚假美,也不是打开抖音,看到网红美颜后的那种苍白美。

这种美,是每块肌肉都有质感的美,是每个肢体都有力量的美,是每个线条都很独特的那种美,是每个笑容都很真实的美。

这种美,特别有活力,特别有魅力,特别能激发人的激情和希望。

或许,这就是体育和汗水、奥运和比赛,带给我们的最大启迪:

比赛事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格局。

比奖牌更重要的,是坚韧和修行。

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和敬畏。

比输赢更重要的,是生命和丰盈。

比未来更重要的,是当下和诚实。

这个暑假里,愿每个迷茫的孩子和大人,都去看看东京奥运会。

关于坚持和突围,关于奋斗和人生,关于疼痛和勋章,关于岁月和褒奖。

答案,都在那汗水和泪水齐飞的故事里。

*本文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