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89年前的中国列强侵略、军阀混战,中华大地一片狼藉、满目疮痍。就在这种艰难困苦的背景下,刘长春站出来了,他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民族气节,肩负四万万人的希望和历史使命,只身前往万里之外的美国,参加1932年在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纪录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就是讲述了他的故事。

影片中的刘长春历经艰难曲折,而在戏外的拍摄过程中,剧组成员们也经历了许多磨难。电影以高度的还原再现了1932年,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舍身取义,一次次地拒绝代表日本,拒绝以当时的傀儡政府“满洲国”的名义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惊险紧张的情节再现了当年的重重困难与阻碍,逃出大连,躲避关东军的一路追杀,求助张学良,决意代表以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身份参加奥运会。

孤身一人,单刀赴会,他的身后却有四万万个挺起来的胸膛。可是当时的民国政府却以财政拮据为由不予出资,少将张学良慷慨解囊,自掏8000块大洋,资助刘长春赴美参奥。

1932年7月8日清晨,上海黄浦江的码头。市民自发来给刘长春送行,队伍长达2000人。在离别之际,中国委员会把国旗郑重交付。刘长春手握旗帜,慷慨陈词:“我此次出席奥运会,是受全国同胞所托,深知责任重大,必将全力以赴!”大公报这样写道:吾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维艰,愿君奋勇前进,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赴美途中,刘长春曾与他的跟教练说;“我很担心赶不上开幕式”。教练回答:“赶不上开幕式也可以参赛”。但刘长春坚定地回答道:“不,我要举着国旗出现在开幕式上,让全世界知道中国来了!”彼时的中国,战火纷飞,民族仇恨不共戴天,刘长春此言一出,民族气节,就已超越比赛本身。

2021年的今天,国家发展日新月异,东京奥运会也频传捷报。“中国奥运第一人” 刘长春10秒8的百米成绩,被苏炳添提高了将近1秒钟的时间。从1932年刘长春到2021年苏炳添,这场奔跑,跨越了89年;这艰难的一秒,走过了89年。

历史会记得一个叫刘长春的青年人,曾在89年前克服层层险阻,只为了身披国旗、斗志昂扬的站在全世界的舞台上,不甘屈辱、不甘落后,千古不朽。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