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些孩子还在整天贪玩,只知道玩耍的时候。另外的一些孩子却已经培养出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一些孩子在小小年纪,就能达到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水平。

书法作为我们国家独有的一种文化形式进行传承,自己不乏众多的书法爱好者。最近参加了一个中小学生书法展览,参展的作者都是一些中小学生,最大的年龄也就十几岁,但是他们参展的作品却不像他们的年龄那般稚嫩,一幅幅作品流畅、大气,颇具大家风范,难免让观展的成年人都自惭形秽、自愧不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些年轻的“老书法家”的大作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幅十一岁小朋友的书法作品,观其右侧内容为取法自颜真卿,其作品真正的亮点在作品红线的左侧,内容不是根据现有的字帖做简单的临摹,而是作者按照字体的风格,自己创造的内容。这样做需要作者将字体风格研究得彻底、通透,笔法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这幅作品,同样是十一岁的小朋友书写的,不仅采用了欧体的结构、颜体的笔法,而且还刻意地改变了书体的结构,把智永的字都拉长了,完美的混合了“曹全”与“显于璜碑”两种不同的字体,让我们不禁为这位小朋友的独特构思感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常说楷书、隶书、篆书是书法的基础,比较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然而这位小朋友却将行书写到如此行云流水的地步,不由地让我们这些参观成年人们拜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作品采用了多种篆书的笔法,包括针篆、鸟篆、小篆等,别有一番独特的异域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稍微对书法展览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参加书法展的作品除了要求笔法、结字、布局以外,还要会用章。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如果与印章完美的结合,会为作品提高不少印象分数,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印章也不是胡乱改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喜欢往书画上盖章,他盖过章的作品往往在架构上形成抢眼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使用枯笔完成的作品,控墨着实做得不错,值得给其点个大大的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展的作品还有很多,每一幅作品都值得我们为其拍手称赞。“少年强,则中国强!”有这么多少年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只会越来越强!但愿中国能够开创几个“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