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面故事

大脑中的“小宇宙贝壳里的“大世界

作为地球生命大家庭唯一的智慧物种,人类无与伦比的大脑正是一切奇思妙想的根源,我们依靠大脑生活和学习,创造所拥有的一切。时至今日,大脑仍是人类认知的“终极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海洋孕育万千生命。作为地球“原住民”之一,海贝与人类文明共同谱写了相依相存的浪漫史诗。

本期《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特别策划双主题,让我们一起打开大脑使用说明书,共同探索海贝的奥秘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卷首语

探索自然科学的“终极疆域”

在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代表作《三体2:黑暗森林》中,大部分内容都围绕着一个赋予战略家惊人特权的“面壁计划”展开。由于地球面临着来自半人马座α星的“三体文明”的入侵,人类选出了4位具有战略家思维的“面壁者”,构思反击外星侵略的作战计划。

在这个故事里,人的头脑和思维成为保卫地球的最后希望。而在现实生活中,人脑也如同一个充满奥秘的“万花筒”,它发挥种种作用的机制,是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终极疆域”。

本期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我们将为你展示脑科学领域的一系列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太空的低重力环境对人脑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策划

大脑神经有“古诗模式”?‍

文学家鲁迅在介绍三味书屋中的教书先生时,详细描写过先生摇头晃脑念古诗的沉醉模样。如今,我们能看到很多小朋友在朗读古诗时,依然会随着诗词的节奏摇摇摆摆。为什么古诗能这么有节奏感当人们听诗、读诗时,大脑有会有什么反应呢?又是大脑的哪根神经让人们把古诗词背串了,出现“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混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白键”中的“灰白质”奥秘

弹奏钢琴对左右手协调、指法变换等技巧的要求非常高,这不仅需要视听觉、空间方位等多模态感觉信息的快速整合,更需要弹奏者实时地调整运动输出,才能实现旋律和伴奏的完美结合。那么,在弹钢琴的时候,大脑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左右手又是如何做到如此协调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忆力MAX的“天才大脑”

试问谁不想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呢?哪怕有效期只是短短的一小时也好。特别是考试将近,不论多么难背的课文、难懂的公式、难记的单词,只要吃下“记忆面”包,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记得全部,那可真是一大妙事。过目不忘的人物一直都是颇为神奇的存在,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记忆力MAX的“天才大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蜗牛——漂浮的旅行家

2021年3月,作者在海南陵水开展潮间带调查研究期间,在海滩上发现了大量蓝紫色海蜗牛和长海蜗牛。它们是随着洋流漂到附近并被大浪卷到海滩上而搁浅的。为什么海蜗牛被誉为“全球旅行家”?为了顺利达成旅行计划,海蜗牛掌握了哪几项生存技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索发现

“祝融”探“火”——揭秘中国首辆火星车

2021年5月15日,经过约9分钟的自主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祝融号火星车终于在上午7点18分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完成火星上的“惊鸿一落”。作为整个火星探测任务中的C位担当,让我们跟随祝融号的脚步,追逐夜空中这颗闪亮的红“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猪笼草:食虫植物“大反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动物以植物为食仿佛是天经地义的。那么自然界中是否存在以动物为食的植物呢?答案是肯定的。猪笼草便是其中的代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食虫植物的世界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挑战太空的百日菊

2016年1月,美国宇航员成功地在空间站培育出第一株百日菊,这让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欣喜不已。为什么一朵花的绽放让科学家如此兴奋?科学家为什么选择百日菊来做实验材料呢?让我们一起了解挑战太空的鲜花——百日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中的科学

银幕中的动物演技之谜

科幻电影中有很多我们熟知的动物角色,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理查德帕克,《猩球崛起》中的黑猩猩凯撒等,人们在观影的同时对这些“动物演员”产生好奇,究竟它们是如何演戏的呢?让我们跟着古生物复原师揭开它们的演技之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知天下

寻找藏在九宫山的远古地貌‍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随着高温的来袭,城市很容易变成天然的“桑拿房”。对于许多人而言,去一个气候凉爽的地方旅行是炎炎夏日中向往的生活。位于湖北省东部咸宁市通山县境内,有一处叫作九宫山的地方:午前如春、午后似秋、晚如初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