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第一参加国际比赛,紧张吗?”

“紧张,怕自己跳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都说你跳到水花消失了,你什么感觉?”

“没感觉。”

“连续得了3个满分,之前想过吗?”

“没有。”

“今天跳了466分(466.20分),你是怎么做到的?”

“就那么做到的。”

“赛前你说很紧张,是怎么调整的。”

“领队和我讲了一些要领,让我早点睡。”

“你知不知道1992年伏明霞夺冠不到14岁,你比她大一点点,你把她当偶像吗?”

“不知道。”

陈芋汐说你是队里最调皮的,是这样吗?

“没有,她骗人,怎么能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刚从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台最高领奖台上走下来的全红婵,与现场记者之间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非常符合14岁孩子稚气未脱的特质。

可是,这位看上去略有点瘦弱的14岁女孩,现在已经成为了7口之家的大希望。全红婵是家里的老三,上有一哥一姐,下有一妹一弟。2017年年底,全红婵的妈妈,在去工厂上班的路上发生车祸,被撞坏肋骨。这对于本就困难的全红婵家来说,就如晴天霹雳。这次受伤,不仅让家被掏空了,而且还损失了一个劳动力。从此之后,全红婵的妈妈再也无法干农活。

全红婵2007年3月28日出生于广东麻章迈合村,家里以务农为生。迈合村约有400户人家,398户姓“全”。全红婵家主要的收入,除了每年卖家里农田种的甘蔗、橙子的微薄收入,便是全家每个月的低保补助。因而,家里的日子过得非常拮据。昨天夺冠后的赛后新闻发布会,全红婵面对众多的记者,低着头说:“平常队里放假,我就只能回家,没法出去玩,因为没钱。我没有去过动物园、游乐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身边的孩子玩着乐高、吃着牛排、车厘子的时候,一包几块钱的辣条就是全红婵最大的幸福。而为了能够更方便的吃到辣条,全红婵的梦想就是开一个小卖部。

跳水改变了全红婵的人生。广东湛江素有“中国跳水之乡”之称,涌现出了劳丽诗、何冲、何超等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2014年5月,湛江体育运动学校到迈合小学招生。现场测立定跳远的时候,身高1.2米的全红婵跳了1.76米。就这样,全红婵被选上了。

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家里没有任何人搞过体育的全红婵,展现出了非常出色的天赋。只用了4年时间,全红婵从自己的小村里飞了出来,在2018年举办广东省跳水锦标赛上,全红婵连夺3项冠军,让她名声大振。进入省队之后第二年,她又拿下广东省跳水锦标赛5项冠军,势不可挡。2020年,她正式进入国家队。

当然,这飞速进步的背后,是全红婵的努力和付出。全红婵的教练何威仪说:“她非常能吃苦,对待训练的态度在同年龄同一批的运动员里面是最投入的。她每次训练都是全力以赴,训练态度非常认真。每天陆上跳的次数就在200-300个之间,水上一般都是跳120个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是因为她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妈妈治病要花挺多钱的,我觉得自己也能挣钱,好寄回去给妈妈治病。”

努力、乐观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差的。东京奥运会因疫情延期一年举行,全红婵得以有机会参加,因为奥运会跳水比赛规定的参赛选手最小年轻是14岁。而去年10月的第一场奥运会选拔赛,全红婵以一套三个星期前刚学会的动作拿到了冠军,为她击败包括任茜、张家齐等世界冠军,入选中国跳水队的奥运阵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东京奥运会的女子10米台冠军,对于全红婵而言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据何威仪介绍,“东京奥运会的表现并非全红婵的天花板,她甚至还学会了一些女子运动员通常不会跳的高难度动作。这套动作在全世界都是很有难度的,只不过还没有用起来。”何威仪所说的高难度动作,包括了307C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以及407B向内翻腾三周半屈体,这些动作因为难度大、要求高,通常只有男子运动员才会挑战的,但是全红婵都已经学会掌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伏明霞夺得女子10米台金牌时只有13岁345天。后来,《洛杉矶时报》是这样描述那场比赛的:伏明霞站在蒙特惠奇山高高的跳台上,背后是哥特教堂和17世纪的古堡,而世界就在她的脚下。29年后,又一位跳水天才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而全新的世界也已经向全红婵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