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因为储蓄利率几乎接近于0,所以在日本生活的人们更倾向于通过保险等方式来理财。于是,“希望趁着结婚、生子、买房子的机会上份保险。”、“想重新评估目前已买的保险。”成了日本民众心中的一大关心事,是关于咨询家庭理财之中的热门问题。实际评估后,保险费用过多、购入的保险与需求不匹配,甚至根本不明白保险机制的日本家庭并不是少数。“保险太难懂了!根本不明白问题在哪、要怎么办!”这是很多日本人共同的烦恼。日本雅虎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以真人真事为例,介绍了最近越来越流行的储蓄型保险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退休生活而压缩当下的经济空间

文中介绍,同样三十岁左右的小谷夫妇,是一个双职工家庭。两人都就职于东京的一家公司里,两人加起来年收入在100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59万元。结婚最开始,两人住在公司的职工用房里,也没生孩子,所以经济条件可以说很不错。他们之前,每月余下的钱都会存进银行,但想到反正存钱也是为了退休不如办个个人养老保险、意外身亡险之类的终身保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看上的是这两个保险都是60岁之前缴纳保险费,60岁以后每月能拿到超过之前月缴纳费用,解约还返还“解约退还金”,可没想到打错了算盘。在买了房、生了孩子后,因物业费、修缮基金、固定资产税、都市计划税(日本的市町村对市街化区域内的土地和房屋征收的税金,目的是充当都市计划事业、土地区画整理事业等的经费)再加上房贷,居住费用大幅增加。随着孩子越长越大,学费开支也陡然增加,比起以前经济条件急转直下,慢慢开始余不下每月的保险费。虽然拿出之前存的钱还可以交一段时间,但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便打算解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储蓄型保险不可把存款搭进去,应把每年保险费控制在年收入5%

储蓄型保险如果中途解约,将会面临亏损。买保险的时候,应该了解保险的弊端,量力而行。根据生命保险文化中心调查(生命保险文化),一个日本家庭在保险上每年平均花费约3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2400元),约占家庭年收入的7%。

当然,有些人觉得在储蓄型保险上花的钱以后还能回到手里,不用算得太细。但是中途解约后,拿回来的解约退还金会比之前缴纳的保险费少很多。要注意,本质上是攒钱到60岁以后用的储蓄型保险,提前变现的收益很低。在做养老储备之前,要考虑以后的孩子的教育开支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储备是否充足,是否能预估家庭未来的收入情况。在充分预估后,把保险费用在能力范围内。若无法进行充分预估,还是把钱存到银行比较妥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出处:yahoo、bing

本文选题/编辑:p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