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然道国医

中医 丨 中药 丨 食养 丨 药养 丨 医技 丨传承

让中医中药走进你我生活,健康你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秋季养生原则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收敛、安静、自省是这个季节的代名词。而秋在五行中属金,对应人体的脏腑则为肺与大肠。入秋后由于气候较干燥,喉咙及皮肤都会明显地感觉到干燥,而经常有燥咳、皮肤干痒的情形发生,所以不论饮食或保养,都要注意滋润。

秋季饮食要诀

中医学里属金的秋季,对应人体的脏腑则为肺、大肠,秋燥宜养肺。

多吃可保湿、润燥的食物:因入秋后气候明显开始转凉及干燥,所以饮食上应以可保湿的食物为主,如山药、白果、莲藕、梨等,都是很好的滋阴润燥的食材。有名的润燥药膳——川贝炖梨,就是取其滋阴润燥的功效,对咽喉干涩不适、咳嗽不停者具有良好的功效。

可多吃酸味食物:干燥的天气容易使咽喉、皮肤干燥从而让人感觉不适,酸味的食物如乌梅、山楂等,具有生津养阴的作用,很适合秋季食用。

少吃会上火的食物:要多补充水分,少吃热性会上火的辛辣食物等,可保养皮肤及呼吸系统。

推荐食材:红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名:甘薯、金薯、地瓜、鲁薯。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

弊生功效:补脾益气,宽肠通便,生津止渴。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食材解读

不同地区人们对红薯的称呼也不同,河南人称其为红薯,天津人称其为山芋,山人称其为地瓜,北京人称其为白薯,江西人称其为番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红薯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之

功效细说

秋季是红薯的收获时节,在干燥的秋季来碗红薯粥对身体大有好处。红薯中含有水化合物、蛋白质、糖、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所含的纤维素和果胶有利于肠胃健康

食用宜忌

红薯和米面搭配吃,可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营养价值。红薯不宜生吃,一定要蒸熟煮透吃,使红薯中的氧化酶被高温破坏,减少食后出现腹胀、胃灼热、打嗝、反胃等不适感。胃病患者不宜食用红薯。因为红薯中的糖分在胃中会产生大量盐酸,所以,胃溃疡及胃酸过多者,食后容易产生胃灼热、反酸、胃痛等不适。

推荐食材:柠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名:黎檬子、宜母果、里木子、柠果。

性味归经:性温,味酸,归肺、胃经

养生功效:化痰止咳,生津健胃,美客护肤。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食材解读

柠檬的果实汁多肉脆,有浓郁香气,含有丰富的柠檬酸,被蓍为“柠檬酸仓库”。在天然美容品中,名气最大、最深入人心的要数柠檬了,所以它又有“护肤皇后”的美誉。

功效细说

柠檬汁中含有大量柠檬酸盐,能够抑制钙盐结晶,从而阻止肾结石的形成,甚至已形成的结石也可被溶解掉。所以,食用柠檬能预防和缓解肾结石,使部分慢性肾结石患者的结石减少、变小。而且,柠檬富有香气,疲劳时喝一杯柠檬汁,能让人精神一振还可促进食欲,适合秋乏时食用。

推荐食谱:南瓜百合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材料:

大米、百合各半杯

南瓜150克

枸杞子适量

盐1小匙

做法

1.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南瓜去皮,去籽,洗净,切块;百合去皮,洗净,剥成瓣,烫透,捞出。

2.大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以大火煮沸,再下入南瓜块,转小火煮约30分钟。

3.放入百合瓣、枸杞子及盐,煮至汤汁黏稠出锅装碗即可。

养生功效

这道南瓜百合粥具有滋补肝肾、补虚养血等功效,可作为秋季的日常养生保健品。

各位亲们:

本平台分享的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寻求专业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