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走路”可以预防骨丢失吗?

一些患者被确诊为骨质疏松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坚持服药的同时还要坚持定时定量的运动,并且还要选择比较缓和地走路的方式来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血液循环力,提升骨量生成速率,对于骨密度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但是想要有效提高骨密度,还应该从饮食和生活各方面进行,针对一些骨密度极低的人群来说,即便是再轻微的运动幅度,都会有骨折的威胁,因此平时运动一定要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升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除了运动,首先留意身体异常

1. 腰酸背痛

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骨密度比较低的人群,因为骨质比较脆弱,承重能力就会随之下降,腰背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酸痛感。如果一段时间,身体频繁出现腰背酸痛甚至无法直立的问题,需要尽快去医院做检查,避免骨量持续流失,骨骼质量严重下降。

2. 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胯骨、腿部骨折,甚至会影响生活无法自理,有褥疮的风险。一旦骨折后,应该尽快去医院接受检查,并且生活中控制饮食,补充骨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骨量较低的人群,自身骨骼生长比较缓慢,家属也应该耐心照料,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提醒:做好3件事,可能比运动更好,跟骨质疏松说再见

(1)少吃鸡蛋

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鸡蛋是最受欢迎的平价物品,鸡蛋富含大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是骨质疏松患者要控制鸡蛋摄入量,因为蛋黄中的胆固醇较高,吃多会导致血液内胆固醇含量升高,影响骨细胞的生成。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鸡蛋每天吃一个就足够。

(2)多补钙

大家都知道,想要养骨首先就需要补钙,富含微量元素和钙质的骨骼营养素,深受大家喜爱。它极易被人体吸收,参与骨细胞的生成,预防骨量大量流失。可以更好地保证骨骼健康,对骨细胞的生成也有帮助。它还能提升骨骼的韧性和骨密度,降低发生骨折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不要饮酒

生活中一些老年人都喜欢喝点酒,确实喝少量的酒能够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是长期过量饮酒对骨骼的危害非常大。酒精过量摄入会影响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对骨骼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饮酒都要适量,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要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