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曹操西征马超之后,在关中收降了一个未来顺风顺水的降将。曹操功成名就回邺城被封公后,用一人的前途铺垫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一路飙升的杨秋

建安十六年,曹操潼关之战大获全胜,马超韩遂逃往西凉,程银、侯选投靠了张鲁,杨秋则是跑到了安定地区。十月,曹操亲自从长安出发北征杨秋。在曹操大军紧逼下,杨秋选择投降。曹操在中后期,对于较强能力的对手,如果招降待遇一般也不错。不出所料,杨秋投降后被曹操恢复了爵位,甚至让他留在当地安抚军队百姓。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杨秋在“工作”中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受到曹家重视。当然我们能够猜测出来,抬高杨秋很可能是为了给马超韩遂和程银侯选四人看,只不过曹操“演的戏”是真的。

如果顺序读《三国志》,会发现在杨秋投降后有一段《魏略》的注释,阐述了杨秋在曹丕称帝后的待遇和他寿终正寝的结局。

在这里,笔者要有一些补充。这个杨秋在接下来的史料中共出现三次。

1:曹丕继承曹操王位之后,魏国劝进的声音此起彼伏。笔者曾经将这群臣无数次劝进和曹丕三让及天子的诏书完整分享过一次。其中,在一篇网名为《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中,出现了杨秋的影子。在这封署名劝进表中记载着“冠军将军好畤乡侯臣秋”,他的署名排名第八位。甚至在曹休、曹真、张辽、张郃、徐晃和朱灵等人之前。

我们还能看出,他的官职属于杂号将军,但他却结结实实是乡侯的爵位。要知道,徐晃奋战无数,才在曹丕称王后获得乡侯爵位。

2:黄初元年,凉州郑甘叛乱魏国,他在刚起势不久就在压力下投降了魏国,一度被曹丕封为列侯。谁知,黄初二年他又叛乱了,此次杨秋和张郃、郭淮等人一起讨伐郑甘的二次叛乱并大获全胜,郑甘被斩杀。根据史料记载,此战之后关中地区更加稳定,百姓开始依赖生计而不是叛乱了。毕竟枪打出头鸟,倒霉的人已经挂了。

3:黄初年间,杨秋被升为讨寇将军,并封为临泾侯。杨秋寿终正寝。

典型代表杨秋,一个极易被忽视的,曾被安排为“马超(韩遂)八健将”之一的他,最后的结果的确好的让人出乎意料。

曹操封公前的操作

建安十六年十二月,曹操在留下夏侯渊屯兵长安后从安定往邺城回军。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到达邺城,开始为自己的政治生涯更上一层楼做打算。

曹操到邺城后,天子赐予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同萧何般的待遇。本来按部就班往下走就行,但此时马超率梁兴等人屯兵蓝田地区,非得让曹操不得安宁。曹操远程操控命令夏侯渊讨伐马超并获得胜利,自此马超投奔了张鲁。曹操也不用再客气了,五月,曹操诛灭马腾三族。

在此时,曹操还完成了另外一项工作。我们都知道曹操想称公开国是早有预谋的。为了提前增加自己的封国面积,曹操将司隶地区中河内郡的荡阴、朝歌、林虑;兖州东郡的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等地全部归属于魏郡的直接控制下。十月,曹操再次公费旅游乐此不疲地刷孙权。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来到濡须口攻破了孙权在长江西侧的营寨,俘虏了孙权设置的都督公孙阳后撤军。这次军事行动很有意思,简单来说也是收获不多,意义不小。笔者认为,曹操在用一场所谓的胜利推进自己的政治道路。

不久后,天子下诏将天下十四州恢复为《禹贡》九州。如此操作很容易理解,九州时的冀州比当时十四州的冀州大多了。

四月,曹操来到了邺城,坐等“接收”。

五月,天子果然派遣御史大夫郗虑持节册封曹操为魏公。在经过“三让”和荀攸两次带头劝进之后,曹操成为魏公并封国于冀州。

曹操政治下的牺牲品?

细心的朋友门可能注意到了,郗虑持节册封曹操,郗虑是谁?没错,正是将来闯进献帝后宫收缴伏皇后玺绶的那个人。

根据《续汉书》记载,郗虑字鸿豫,是山阳高平人。他年少时师从于经学大家郑玄,在建安初年担任侍中。

根据虞溥的《江表传》记载,天子曾与孔融和郗虑共处一室。天子咨询孔融:“郗虑有什么擅长的地方?”孔融表示:“他为人可以坐而论道,但却缺乏权谋。”郗虑一听不干了,赶紧举笏辩论:“孔融曾经在北海地区施政,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你的权某何在?”说着说着,两个人开始互相指责,最后不欢而散。曹操听说后,分别写信尝试将二人劝和,

建安十三年,曹操奏免司徒赵温,天子就是派遣郗虑持节去罢免赵温的。此时或更早,郗虑俨然成为了曹操手中得罪人的工具。

同年八月,曹操有了除掉孔融的决心,郗虑“闻风”罗列孔融的罪状,曹操参考后非常满意,即刻派遣一个叫路粹的人启奏天子走流程,最终孔融被迫害致死。

建安十九年,曹操想要拔除天子身边最后的政治“参谋”伏皇后,就派遣郗虑前去收缴伏皇后的玺绶,同时安排华歆当做郗虑的副手带兵闯入天子后宫捉拿伏皇后。伏皇后当时躲在了墙壁中的夹层里,被华歆发现后扥走。此时天子和郗虑同在“客厅”,天子可怜巴巴地问郗虑:“郗公!天下难道有这样的事吗?”

不只如此,曹操还授意他人毒死伏皇后为天子生下的两个皇子;将伏皇后宗族共一百多人处死,伏皇后的母亲等十九人流放到涿郡。

令人奇怪的是,郗虑的名字在之后的记载中几乎销声匿迹。根据《刘邵传》记载:“御史大夫郗虑辟劭,会郗虑免,拜太子舍人。”这段史料记载的时间,大概是建安十九年至建安二十一年的时间段。我们可以得知,郗虑后来被免官了。曹操如此趁手的一个“工具”,一个“正确”的人,在伏皇后事件后被免官从此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之中。也许答案永远成谜,但笔者更愿意相信,郗虑被用来“堵他人之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