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水竹村,当代画家。1950年在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年入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寿等先生教导,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

曾任全国文联委员、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现任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画像创作者、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主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陕北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他在国内外发表作品数千幅,出版画册十余件,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25件,获国家级奖9件。五十多年来,刘文西先后九十余次到延安创作,始终将笔墨集中在塑造普通老百姓与人民领袖上,并开创了现代中国画坛“黄土画派”之先河。在当代中国画中具有特殊地位,他笔下的人物画成为中国画坛一绝。

刘文西一贯坚持党的文艺方向,扎根人民,一百多次去陕北深入生活,与老区人民结下深厚的感情。跑遍了陕北26个县,在生活中画了三万多张速写,创作了数百幅表现陕北革命历史题材和人民群众生活的作品。在国内外发表作品数千幅,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25件,获国家级奖9件,主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同欢共乐》、《祖孙四代》、《山姑娘》、《东方》、《老百姓》、《沟里人》、《春天》、巨幅长卷《黄土地的主人》等大型作品(画了十几年,即将完成了百米长卷),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喜爱。

黄土画派成立后,刘文西率领黄土画派坚持深入生活,坚持采风写生。赴陕北采风写生二十七次,和老百姓同欢共乐过大年。刘文西带领黄土画派写生,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及国内外,增强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展现出黄土画派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黄土画派“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的宗旨。刘文西率领的黄土画派坚持艺术服务于人民,时刻心系广大人民群众,并多次举行义捐笔会。在2009年,西安美术学院举行了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刘文西为母校捐赠四尺人物画一幅,黄土画派的其他画家也纷纷为校庆捐赠了作品,为母校贡献自己的力量。2010年3月1日刘文西代表黄土画派为佳县马家沟村和小学捐赠20万元现金,以支持马家沟村的建设。

2010年7月,在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联等单位主办的“情系玉树,爱心奉献”、“天灾无情人有情”等陕西书画界为玉树、舟曲、陕南等灾区大型义捐义卖活动中,黄土画派画家积极参加,以实际行动为灾区尽力。2010年11月26日黄土画派给浙江省嵊州市水竹安村捐赠15万元现金,支持该村的公益事业。2011年,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三周年期间,刘文西亲赴四川都江堰灾区捐赠作品,以帮助灾区的重建。2013年11月2日,刘文西带领黄土画派为延安宝塔区东二十里铺村、延安鲁迅艺术学校、安塞县魏塔村共捐款10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2014年8月6日刘文西代表黄土画派向遭遇6.5级地震的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捐款60万元,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深情慰问,2016年4月刘文西带领黄土画派给浙江嵊州长乐镇水竹安村捐献80万元,为家文化礼堂。刘文西多次寻找笔下人物慰问救济和他们交朋友。

刘文西身体力行多次跟随陕西省文联举办的到人民中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为 延川梁家河,安塞,阎良(西飞),西安铁路局先进人物,劳动模范捐赠书画作品。 刘文西在西安美术学院从事教育、科研、创作和美院的领导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由他直接教过的有杨晓阳、王子武、贺荣敏、王迎春、张立柱、张小琴、马云、王金岭等。2015年9月荣获“陕西省师德楷模”荣誉称号。坚持党的文艺方向,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刘文西一生的追求,也是他一生的创作导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文西清趣荷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文西荷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文西荷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文西h'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