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迪迪埃·奎罗兹(Didier Queloz),瑞士天文学家,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会员,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和日内瓦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系外行星、恒星物理学、宇宙生命等,通过探测系外行星,了解其物理结构并与太阳系进行比较,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形成和演化。1995年,他与米歇尔·马约尔一起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巨行星,并因此而荣获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他正在领衔由剑桥大学发起的新研究计划,旨在召集多学科的科学家共同努力,以期发现地球以外的生命,进一步了解宇宙中的生命。

今天讨论的是一个热门的天文学问题,即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行星

我们先说说太阳系的行星。你能认出这些行星吗?比方说木星、海王星,或者地球、金星,它们是我们的目标行星。围绕它们,我们可以像生物分类一样给行星进行树状分类,而且可以分出很多类型。

太阳系行星模型 图 | Didier Queloz

下图中有数百个行星,以质量(X轴)和半径(Y轴)分布,均以地球作为标准。

系外行星质量与半径的分布 图 | Didier Queloz,编辑:水兄

如何看懂这张图?

右上角有很多让人震惊却又不太熟悉的巨型气态行星,它们大多数都很热,离恒星非常近,而且还轻微地膨胀,密度比木星低得多,它们至今依然是个谜。图片上木星所在的灰色虚线,是指木星的密度。如果你移走一定质量的物质(沿着X轴向左小幅移动),你会发现行星的半径并没有很大变化。但如果你继续沿着这条线向左移动,就会发现半径会随质量相应减小。

当质量接近海王星时,却得不到与海王星一样的半径。所以,海王星应该有着不同的结构——它的密度相对来说大很多,半径却显得偏小,因此它相当“结实”。原因是海王星中的气体更重,主要是氮气,而木星和土星,主要是氢气和氦气。

比较有趣的是图片中间的蓝色虚线,这表示的是一种只有水构成的假想中的行星,它并不存在,但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行星是否由水构成。当然,实际上行星核心的密度相对会非常大,那么(如果有这么一颗行星),中间可能是冰、热水,外面则是气体和水。海王星在这条虚线之上,说明它的密度小于由水构成的行星,因为海王星有一些较轻的气体,比如氢和氦。就在蓝色虚线附近,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很多系外行星,它们和海王星并不完全一样。令人惊讶的是,它们有着相似的质量,但半径差异较大。

再看图片下方的绿色虚线,这就是地球的密度,你可以认为沿着这条虚线分布的所有行星都有着与地球类似的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典型的岩质行星。而上方蓝色虚线区域里的可以被称为水质行星,类似海王星的行星。再上方的是亚巨行星。现在你可以看到,围绕着行星密度可以得出惊人的多样性。你几乎找不到一颗与海王星有着相同质量和直径的行星。有些行星比较轻(分布在海王星的上方),形成了类气态行星,有些则密度更大(分布在海王星的下方),接近地球的密度。很明显(从分布图上看),为数众多的系外行星,它们的质量与直径位于太阳系的几个行星参数之间,对此我们感到很震惊。

如何探测系外行星结构?

这些系外行星是我们真正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方法,与我们测量的半径相结合,推测它们的结构。当行星在恒星前经过时,这个现象叫做凌星,我们可以得知行星的一个理想轨道。有一段时间,行星经过恒星面前;另一段时间,行星运行到恒星背后,这就跟日食一样。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能从这两个事件中了解到行星的大小。如果你用望远镜观测到行星完全运行到恒星背后时,才是你唯一能看到恒星的时候,这个点对应的光通量才是一颗恒星本身的光度,而上方的黑点对应的光度则全部来自行星(如下图所示)。

行星凌星时恒星的光度变化曲线,上图为全过程图,下图为放大图。

图 | Didier Queloz,编辑:水兄

这些点组成的图形称之为相位函数,因为整个过程与月相类似。行星会在某一个时刻,也就在它运行到恒星背后的一瞬间,向我们展示它黑暗的一面。我们利用这一点,可以了解行星大气层的本质——行星上到底是有很多气体呢,还是什么也没有,只有光秃秃的石头呢?它们在光变曲线上呈现出的形态会截然不同。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判别大气结构?

我们还做了别的研究,使用不同波段观测凌星本身。这种方法类似我们从国际空间站观察地球大气层(如下图)。大气层之所以呈现出蓝色,是由大约20千米高的大气层发生瑞利散射造成的。

可见光波段拍摄到的地球 图 | Didier Queloz

但是,如果你在红外线下,比如波长为8.6微米,拍摄同样角度的照片,你就看不到大气层了,只能看到这颗星球裸露的表面,你会发现行星“变小了”。

8.6μm波拍摄到的地球。白色的为月球,注意月球和地球之间存在明显的缝隙。

图 | Didier Queloz

如果你使用波长为9.6微米的红外线拍照,可以看到大气层最顶部,也就是吸收能力很强的臭氧层。三张照片,角度都没变,唯一改变的就是拍摄照片的波长。

9.6μm波拍摄到的地球。 图 | Didier Queloz

于是,我们可以将完全相同的方法应用到系外行星的观测当中。同样是观察行星运动至恒星背后或者恒星面前时,恒星光度的变化,但是接受不同波长的光线,仔细观察比较恒星光变曲线形状有哪些不同。我们能从某种X射线或从地层学角度来判断行星大气的组成。有了这个方法,我们便可以得到这颗行星的全新面貌。

行星比我们想象得更为多样化

如下图所示,首先,我们确定好地球、冰巨星(海王星)和巨行星(木星)的位置,我们知道有不少行星介于它们之间。举一个例子,或许存在一种不完全像海王星,却又更像木星的行星,它有着一个更大的核,以及介于海王星和木星之间的大气层。

对行星结构的讨论。 图 | Didier Queloz

在地球与海王星之间,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类型的行星。你可以想象把地球撑大些,有着巨大的岩石层和稀薄大气的行星;也可以有小一些的岩石核以及很深的水层的行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海洋行星。当我说“深”的时候,指的可不是30、50公里,而是1000公里,所以这会是非常非常特别的海洋。你也可以想象用气体代替水,这就成了气体矮行星。你还可以加一层较轻的气体、一层较重的气体或者水,以及一个内核,这样就制造了一个类似迷你海王星的东西。

你看,我们得到了那么多种行星,要不然怎么会出现这些命名:超级地球、迷你海王星、超级海王星等等,这就是我所说的“行星的多样性”。现在我们有好几项空间观测任务,去尝试深刻理解这种多样性,然后与太阳系中的行星进行对比。

参考文献

根据2021年7月17日“飞向无尽的宇宙”天文高端国际会议上迪迪埃·奎罗兹的报告整理。

题图来源:NASA

编辑:水兄

审核:林清(上海科技馆天文研究中心主任)

鸣谢: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