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闺五月,朱元璋驾崩,终年7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六月,惠帝朱允炆命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兼翰林院学士黄子澄共同参与军国大事,定下“削藩”的策略。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朱元璋生前担心的事成为现实,朱元璋认为自己的儿子最可靠,把他们当作巩固大明皇朝的屏障,前后分封他二十四个儿子和侄孙朱守谦到全国各地作藩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这种情况,山西平遥县县学训导叶伯巨给朱元璋上书,批评他“分封过侈",指出亲王势力强大会形成强枝弱干的局面,引起国家的动乱,朱元璋认为叶伯巨是在离间他们骨肉相亲,十分恼怒,将叶伯巨投入大牢。

太子朱标性情温和,为人友爱,只可惜英年早逝,皇太孙朱允炆年青,缺少历练。虽然,朱元璋一直在为朱标、朱允炆执政铺平道路,大杀功臣,但是,叶伯巨提出的问题正在困扰着他,那就是他的四子朱棣,作为燕王屡立战功,威名大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分封过侈”,朱元璋也有所防范,那就是在兵力上做了限制,亲王不能干涉地方事务,没有诏命不得离开封地以及不许亲王之间相互窜访。

朱元璋临终之前,还是有些不安,特别给驸马都尉梅殷留下遗诏:“敢有违背天礼者,你一定要为朕讨伐他们”,甚至特别盯瞩朱允炆小心燕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殷,字伯殷,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归德下邑(今商丘夏邑)人,他除了喜爱舞枪弄棒之外,经史也能倒背如流,文武双全,被朱元璋召为驸马,其妻为马皇后生的二公主宁国公主,在朱元璋十几个驸马中,梅殷最为太祖所宠爱,所以,才临终时委以重任。

朱允炆“削藩”刚刚开始时,户部侍郎卓敬给建文帝出主意把燕王迁封南昌,万一有变易控制,可惜建文帝没有采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靖难之役”爆发后,宁国公主作为宗亲,写信给朱棣,责备朱棣起兵反建文帝是违背父皇之命的,劝他放弃造反,并向朝廷请罪,朱棣看后无动于衷,毫无采纳之意。

建文三年(1401年)秋天,燕王率军大举南下,国势危急,梅殷主动请缨上前迎敌,坚守淮河以南,扼制燕军南下,朱棣以给太祖陵进香为由,希望梅殷让开一条道路,拉拢妹夫梅殷。

梅殷死心塌地效忠朱允炆,会同何福、平安等将领全力抵抗,致使燕军始终未能沿淮河南下。

半年以后,朱棣改变策略,采取迂回方针,避开建文帝军队的正面,从侧面出击,攻下泗州(今江苏旴眙县西北淮水西岸)、天长(今属安徽),势如破竹,再下扬州、镇江,对首都南京形成合围之势。

朱棣占领南京称帝后,梅殷仍率重兵驻扎在淮南,宁国公主又一次写信,这次是写给丈夫梅殷劝他归顺朱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殷归来后,朱棣正对以前死心拥护建文帝、反对他的人实行严厉的镇压,梅殷没有被这种高压政策吓倒,仍经常抨击朝政,不愿屈服。最终被朱棣安排的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乘梅殷上早朝时,推入水中溺亡。宁国公主孤灯影单,忧郁寡欢30年,直到宣德九年(1434年)死去,终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