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孔子

在中国古代,儒学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主流思想,儒学中的三纲五常更是被统治者经常使用进行封建统治。

三纲五常中对于君臣有这样的描述: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在现在看来非常地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则是一条铁的法规,皇帝想让一个人死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古代无论官至何等地位,只要冒犯皇帝,就会引来杀头之罪。这也就产生了一句名言,伴君如伴虎,意思就是说陪伴皇帝就如同陪伴老虎一样危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杀掉了。

不过一般的皇帝也不会随便杀人,历史上这样的暴君是比较少的,多是因大臣犯错被杀,那么到底多大的错才会被杀,多大的错可以免于一死呢?

这个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了,比如说清朝的一位官员,他认为自己没有犯死罪,即使被判了死罪他还告诉自己的儿子说自己死不了,那么到底如他所愿了吗?

一品大官

这位犯了罪被判处斩首的官员叫柏葰,柏葰是清朝满族人,原名叫松葰,在道光十年他改姓为柏。

当时清朝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八旗分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还分为上三旗和下三旗。柏葰属于蒙古正蓝旗人,他出生在北京,从小就非常地聪明而且好学。

当时的八旗子弟家里有军功或者家里的亲戚是王公贵族的不在少数,很多年轻人并不是十分上进,经常游手好闲或者是靠家里的庇佑找个差事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葰则非常地上进,他在道光六年考上了进士,这个进士可不是随便想考就能考得上的。

当时清朝实行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也是许多贫寒学子脱离寒门实现逆袭的必经之路,科举制度非常地残酷。

现在的高考可能还没有当时科举制度的十分之一残酷,能从科举中脱颖而出的人天分和努力缺一不可,十年寒窗苦读不是夸大的话。

柏葰身为八旗子弟能考上进士,可见他是十分努力加聪明的,当官后的柏葰仕途非常地顺畅,他从庶吉士做起之后当上了工部、礼部侍郎。

到了1846年,柏葰在江南乡试考试担任考官,他发现江苏的漕务很是腐败,他进行了调查并将贪污受贿的人进行了处罚,因这件事情,柏葰在一年内连升了五次,在清政府大展头角。

1855年柏葰对热河地区的问题进行整改,解决了蒙古地方开矿的问题,职位又得到了提升。

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国家进入了混乱时期,特别是经济方面非常混乱,柏葰当上了户部尚书,对金融和货币进行了整顿,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1858年,柏葰成为了文渊阁大学士,官至一品,成为了顶尖的人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卷入案件

成为一品大员的柏葰还没有风光多久,就被卷入了一件大案,这个案子就是顺天府乡试舞弊事件。咸丰8年,顺天府乡试开始,主考官就是柏葰。

当时太平天国事件刚过去没多久,为了安抚天下读书人,清朝政府还特意增加了录取名额,其中顺天府乡试的名额一直比其他地方高,于是很多地方的人都来顺天府进行考试,其中也包括很多官员的子弟和八旗子弟。

后顺天府成绩发榜,有一个中榜的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个人叫平龄。这个人为什么出名呢?

不是因为他才高八斗,而是因为他是八旗子弟并且非常地游手好闲,而且非常喜欢唱戏,当时规定八旗子弟不可以唱戏,但平龄经常登台唱戏。

而且他还出了名的不学无术,什么才华都没有,这样的人居然在顺天府的考试中中了第七名,很多人认为要么是平龄作弊、要么是他买了成绩。

这件事情被大肆宣扬,之后更是有人直接告到了皇帝那里,咸丰帝令人彻查,一查果然是平龄买通了官员,卷子有作弊行为,除了平龄还有五十多个人卷子都作了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样的结果,咸丰帝非常地气愤,下令将卷入此宗案件的所有考官和相关人等全部抓起来发落。

主考官柏葰当然难逃此咎,也被抓入大牢,对于这个案子,咸丰帝决定严加惩办,其实柏葰根本没有收受贿赂,他只是被牵扯在里面而已。

人头落地

柏葰作为军机大臣,咸丰帝也不想直接把他杀了,不过已经说了要严加惩办,自然不能反悔。不过咸丰帝在下达将柏葰斩首的命令时,还抱有希望地问手下的大臣柏葰是否有冤屈,但当时的大臣们哪敢站出来给柏葰讲话,于是咸丰帝只能含泪批下了斩首柏葰的命令。

反观柏葰,他始终认为自己当官这么多年,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而且这次案子中他自己根本没有贪污多少,自己又身处高位,皇帝肯定不会杀了自己的,他对此非常地有自信。

在斩首命令没有下达之前,他的儿子去牢狱中看望他,他还嘱咐儿子把行李准备好,他准备接受流放或者罢官,正好去看看世界。

甚至咸丰皇帝下达斩首柏葰的命令之后,柏葰还想着会出现刀下留人的戏码出现,可谁知刽子手手起刀落,一品大臣柏葰的头颅就这样被砍了下来,失去了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葰被杀,可以说是咸丰帝想要震慑官场、杀鸡给猴看的牺牲品,毕竟柏葰在这个案子中没有贪污很多,但仔细想想,如果柏葰作为乡试的主考官,底下人有哪些动作他怎么可能看不到呢?

不过是觉得没有侵犯自己的利益不想去管罢了,如果他真的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一心为民,遇到这种徇私舞弊的事情他一定会站出来进行制止,其实也是他自己害死了自己。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做官都是一样,想要力保自己就要做个好官,做个好官才能有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