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他首先是一个学者,如果说他一直是一个学者,那么我们很难记住他,但是他又不是普通的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以外,除了院士之外,我就是顶级教授,我在浙大,在全国都可以说这个话。不要以为有易中天、于丹,我比较低调,百家讲坛邀请了我很多次,我都没去,谁的演讲能够让武大的学生提前两个小时到会场等待,把容纳千人的文化馆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并为之鼓掌上百次,这不是开玩笑的,我比较低调,所有门户网站的首页上写着中国人民的希望—郑强教授。”这些经典语录均出自郑强教授之口。

言传身教,感染新一代年轻人

俗话说:“语不惊人死不休。”郑强教授在担任大学教授时期,经常会开办各类演讲、讲座,在他的讲座上,不光有学术思想的碰撞,也有理念冲突的觉醒。他的经典语录深刻的影响着很多人。

郑强教授还经常告诫广大年轻人,要到新疆去,新疆没有人去,那祖国的国土谁来守?

郑强教授最大的特点是他的言论不仅有学者的思考,也有一个爱国者的感叹,他对社会现实、对大学教学都有深刻的思考,他认为大学光有大楼是不行的,大学必须要有内涵,要有精神,狠抓教学,首先要抓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强认为要让孩子不能永远穷在山沟里,一定要让孩子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郑强是国内知名教授,因他的研究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20亿元,他还有一系列的头衔傍身,是一名国内知名学者。

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面对学生的时候,总是能够给出合理的意见,他指出现在不要去说别人的事,我们中国人要先解决好自己的事情,他指出日本人现在就看不上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没有精神,日本人侵略中国,其实是中国自己人里面出了叛徒,中国人要先解决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敢怒敢言、又敢作敢当,正能量满满

正因为他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使他拥有了博学的美名,说话更加有分量,他不仅会扎下身子搞科研,也会抬起头来讲实话,他做人敢怒敢言,敢作敢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强是一个在化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但是在很多人眼里却更像是位演说家,他常常语出惊人,观点犀利,但是在犀利的话语背后,却深含道理,他的话出自一个有担当的学者之口,饱含热情。

郑强之所以红遍大江南北,完全与他总能看清楚当前中国教育的痛点、困点,鞭辟入里,正中要害,让人一听马上就能听懂,听舒服。作为一名学者,中国不缺少教授,更不缺少大学校长,但是缺少个性鲜明、敢说敢干、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大学教授。

“我首先是个高分子学领域的教授,其次才是一个大学的校长,如果我从政工出生,可能我说话根本没有听。”他提倡每个人要有安身立命的过硬本领,不然就很难立得住。

他的语言犀利,思想跳跃,他的语言充满正能量他说话时充满幽默感,他特有的魅力引导青年学生的成长,他说话就直说,直率的性格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人称“强哥”,他说的话被称为“郑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动学校发展,成为网红校长

郑强教授坚持大学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郑强教授担任贵州大学校长期间,将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办学理念带到了贵州大学,现在郑强又担任太原理工大学的校领导,相信他一定能够帮助中部的大学迈向新的高度。

正因为他犀利的语言,他被网上称为正厅级网红校长”,与他的良知有关,他曾经说过:“不要把大学生和就业问题放在火上烤。”他曾经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学生要对自己正确定位,放下身段,不要抱有一步登天的想法。

现在社会喜欢炒作所谓成功人士的光鲜荣耀,我认为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他们背后付出的艰辛。我建议学生们就业时要想清楚做将军之前先做士兵,当下手也是成功,把经历过的苦累当作难得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强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他在担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领导的时候,因为疫情关系,太原理工大学不允许家长进入校园,郑强教授亲自走出校园,给家长耐心解释:特殊时期,我校4万多人是0感染,你们的孩子送进来请放心,我们一定给安排好。

郑强教师调任太原理工大学以后,不仅带动了一座大学的发展,也带动了一座城市的发展,郑强教授邀请一批全国知名教授和专家做客太原理工大学,通过刷存在感,让人们对太原这座城市有了新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强教授是一个在教育上颇有见地的人,他认为现在的儿童教育,从一开始就搞歪了,小孩子在小学中学就出了很大问题,长大了就很难改过来了。他认为盲目跟风是现在很普遍的问题,结果孩子的天性被扼杀,也没有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来。家长总是跟着教育机构的忽悠走,作为现在的家长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待,而是要结合实际来开展教育。

所谓对他的非议,其实无非是他的一些言论点中了一些人的“穴位”,让一些不想听真话的人心里不舒服,其实郑强的言论代表了真理、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网红校长”郑强教授的犀利言论是他作为一名学者说出来的,他抨击了丑恶,指出了中国教育的错误,如果他只是一个平凡人,我们就认为他在发牢骚,但是他的著作等身、他的研究出名,他发表了460余篇论文,在高分子学领域,他有完全的话语权,他作为一个校长,更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作为一名老师,他给他的学生带来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精气神,他告诉了所有学生应该做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所以,很多人说他说的话有争议,可我们要看到,他说的话充满了正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