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薛波涛
认识孙唐先生是偶然的,同时也是必然的,就像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一样。
绘画与文化必须融合,艺术与思想必然碰撞。
第一次见到孙唐先生的作品,我就深感震惊:原来山水可以这样画,而且可以这么美。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作品,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
我被作品里面非同寻常的气息深深地吸引了。那种气息是很少见的,说不出有多高远,说不出有多浑厚。
那幅山水,色彩变化不多,结构极为简单,不过寥寥几笔整幅作品就已成型。仔细研究才发现,虽然笔画简单,作品却极不简单:结构无可挑剔,线条自然流畅,笔法老辣干练,意蕴深不可测,越看越让人觉得意犹未尽。虽然只不过寥寥几笔,却传递出了很多东西,这里面有精彩的故事,有悠远的意境,还有作者的思想。思想是高远的,是深邃的,是庞大的,就像蕴含着天地本源一样。
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这种力量仿佛有颠覆之能,仿佛有造化之功。因为先生走的是一条有别于前人的艺术道路——“简派国画”。这条路是先生经过吴冠中、谢稚柳、刘海粟、启功、何海霞、黎雄才、白雪石、黄胄、韩美林等众多前辈、大师指点,站在古往今来无数巨人肩上,通过自己苦苦求索,耗费数十年时间寻找到的。经过无数磨炼和数十年积淀,先生终于成为了一代大家——“简派国画大师”。
文人情怀
作品是展示作者思想的载体。透过孙唐先生的作品,我们不难理解他的价值追求和哲学思想。先生画了大量的田园风光和云南山水。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先生很渴望与渔樵耕读为伴,过上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其实,不只是孙唐先生,从古至今,很多文人都有这样一种情怀!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许正是因为先生沉醉于大好河山的壮美多娇,才创作出了那么多的惊世佳作。
先生的山水画作品,立意高远却又不失宁静,山石险峻却又满目清丽,笔法张扬却又内敛有度。在先生的画里,我能切实感受到他对如画江山的热爱,对朴实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着迷……
先生是位半点也不浮躁的艺术家。他不喜欢抛头露面,更不喜欢夸夸其谈,只想认认真真搞自己的艺术。
也许是因为把名利看得过重,很多艺术家都比较浮躁,真正脚踏实地醉心于创作的艺术家越来越少了。
针对当下部分名家找人代笔自己落款,“流水线生产”,甚至用赝品冒充真品等现象,先生表示:“这些人充其量只能算画商,算不得画家。画家不画画还能叫画家吗?搞艺术必须脚踏实地的。”
不论是《水乡》,还是《岸边》,不论是《过桥米线》,还是《辛丑图》,不论是《观瀑》,还是《春江》,不论是《滇池小景》,还是《大美滇池》……都可以看出先生的内心是宁静的,是豁达的,也是乐观的,同时也足见先生是热爱云南山水的。
数十年的艺术生涯和文人情怀所积淀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先生的作品看出来。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在孙唐先生的作品《五百里滇池》里,我们看见的是满目空灵,满眼诗意。感受到的是厚重历史,丰富人文。远处嵯峨秀丽、形如美人的西山,虽然是几笔涂抹而成,却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近处枝繁叶茂的苍松翠柏,如烟如雾的垂柳,充满了勃勃生机。空阔无边的滇池接天连地,映衬着远山近树,说不出的秀美壮丽。烟波浩渺的水面上扬帆而行的木船仿佛正在讲述古滇王国的千年往事……
如果画家对形的把控达不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作品是很难体现出神韵来的。画家只有掌握了纯熟的笔法和技巧,作品才不会显得生涩,不会显得稚嫩。当然,一幅好作品,仅靠作者纯熟的笔法和技巧还远远不够,必须富有诗意地表现出故事的张力和作者思想,才能无限接近完美,才会显得意蕴悠长。
简派国画
艺术创新必须是基于美的创新。所有脱离了美的艺术创新都是胡扯。只有花费数十年功夫浸淫在艺术海洋里不断求索的人才能体味出艺术创新到底有多难,到底有多重要,到底有多了不起。无数的艺术家绞尽脑汁终其一生也无法突破。很多人甚至走火入魔,掉进丑书丑画的深渊里无法自拔。
先生往往几笔就将一个故事神乎其神地表现出来。这是需要极为深厚的功底和学养积淀的。
初一看去,先生的作品是异常狂放的,甚至狂放到整幅画只有几笔。这在书画界极为罕见。然而,在这种狂放背后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细腻。他的细腻主要体现在整体的布局、人物的形态、意境的深远、故事的传神等各个方面。有朋友说,先生的作品是划时代的,与以往的前辈、大师风格均有较大不同。
先生的《过桥米线》和《观瀑》两幅作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桥上妇女一笔成型,虽然画面极为简单,人物却相当传神。她心里的期盼,丈夫的等待都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哪怕纸面上没有丈夫的形象,我们却不难读懂作品的弦外之音。
看孙唐先生的《观瀑》,有一种惊心动魄、气势如虹的感觉,面前的高山飞瀑,悬崖峭壁,还有万丈深渊,都会让人看到自己的渺小。自然是神奇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抗衡的。但作为万物之灵,我们可以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可以顺应历史潮流,正确利用自然的力量。历史洪流就如眼前的飞瀑一样势不可挡。我们只要顺应潮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成功。也许这就是先生的世界观吧!
由于某些原因,有些东西,人们最初可能并没有看出它的价值有多高,可放到历史长河中一对比,才发现原来这是无价之宝啊!先生的作品也许就是这样。
有了故事,作品才有穿透力。有了思想,作品才有灵魂。有了诗意,作品才有美感。没有故事,没有思想,没有诗意的作品是没有太大艺术价值的。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也就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了。先生的作品,不但有故事,而且充满了思想,充满了诗意。因此,先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小品《杨柳岸》就是如此。这幅作品不大,但一点也不影响其惊世佳作的地位。画里不但有故事,有思想,还富有诗意。让人吃惊的是,整个故事几笔就完美地展现完毕,并且线条力过千钧。画面简单至极,内容却丰富无比,而且半点也不违和。本就不是太大的纸面留白就占去了一大半。如烟似雾的青青垂柳,撑伞站立的黄衣男子,盘腿而坐的红衣女子,二人身下的湖边堤岸,全部安排在剩下的一小半画面上,不但不显得拥挤,反而显得相当和谐。男女之间仿佛在打情骂俏,又仿佛在窃窃私语……
这幅画与先生的其他作品一样,是空灵的,是优雅的,而且也是充满诗意的。从作品里面不难看出,先生很想放下一切,纵情山水,去过与世无争的生活。
从上述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作画是真正的惜墨如金。虽然画面着墨不多,但每一幅满意的作品,他都会绞尽脑汁,花费大量时间。
有朋友称先生这种作品为“简派国画”。并称先生为“简派国画的探索者”,“简派国画大师”。
大道至简
孙唐先生生于1956年,毕业于清华美院(原中央工艺美院)。自幼习画,1975年参加工作,进入北京饭店。先生的主要工作是单位宣传。同时还要负责整理、存档店存大批名家古今藏画及当时批的“黑画”。先生认为,他最有意义的工作是负责当时所有来店的全国及世界著名书画大师的接待。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先生耳闻目睹,受益匪浅。当时,在绘画上指点过先生的大师有黄胄、黄永玉、白雪石、何海霞、黎雄才……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在与前辈大师吴冠中同堂作画时,不但深受教益,而且大获赞赏。和众多大师的深入接触,使先生的绘画水平进步神速,一日千里,艺术思想也得到不断升华,为他的“简派国画”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数十年的苦苦寻觅和艰难探索,先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大师之路。
观先生作品时,面对入云高山、嵯峨险峰和万里江山,时而看山是山,时而看山不是山,时而满眼千峰翠色,时而满脑千年往事。立于画前把思想的缰绳放开,就感觉心灵可以沟通天地,可以造访诸天万界,可以畅游星辰大海了。
我们看待事物,有时候会感觉很复杂,有时候又会觉得很简单。复杂是因为我们在事物里面看事物。简单是因为我们在事物外面看事物。站得越高,看似复杂的世界就越简单。站得越低,原本简单的世界就越复杂。站在地面上,我们会看见满大街的垃圾。站在高楼上,我们看不见垃圾,只能看见车来车往。而在外太空,我们看到的地球也仅仅只是一个小点……绘画艺术同样如此,作者站得越高,作品就越“简单”。画家越是画到最后,作品就越是“简单”。
大道至简。当一位画家在境界还不够高的时候,作品往往是很“满”的。整张宣纸上面都是色彩、线条和笔画。而水平越高的艺术家,绘画作品便越是趋向于“简单”。对于一般的画家而言,作品不过是各种素材的罗列和堆砌。先生的“简派国画”却不然,能不用的尽量不用,能没有的尽量没有。而这种纸面上的没有却可以在作品的意境当中体现出来。这种做减法的过程需要纯熟的技巧,更需要非同寻常的智慧。
“简派国画”,万千气象浓缩成寥寥几笔,便已胜过无数长篇大论。那种欲言又止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那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感觉更是让人如痴如醉。这不是简单的留白,而是一种意蕴的延续。留白处虽然没有一笔一划,但却意味深远,就像读一本金庸武侠小说,让人看得回肠荡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简派国画”比较能够代表东方绘画艺术的审美标准。
“简派国画”必须高度凝炼。对作者来说,这种要求是非常高的。各种笔法、技巧,不但要随时信手拈来,而且必须达到炉火纯青甚至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还要有远超常人的概括能力。这需要作者具有极为扎实的功底,极为独到的眼光,极为渊博的学识,极为深邃的思想,并且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才能提炼出来。这个过程就像提炼核原料一样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