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暑气渐消,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东陈村6000亩国家绿色食品基地内的水稻正在拔节生长。洪泽岔河稻米协会党支书记陈洪兵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再过两三个月,今年肯定又是个好收成。我们岔河大米如今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多亏了洪泽农商银行的长期信贷扶持啊。”陈洪兵说。

金融活水育出“大米小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洪泽农商银行信贷人员疫情期间实地调研农业合作社经营情况和金融需求 马凤翔 摄

岔河镇地处洪泽东部,环拥白马湖,“淮扬粮仓、鱼米之乡”是岔河镇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岔河镇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种植业,并全面启动了“味稻岔河·大米小镇”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建设。

洪泽农商银行岔河支行“挂图作战”,从种植、耕作、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对大米特色产业进行全流程服务,积极为岔河镇“味稻岔河、大米小镇”保驾护航。该行目前投放种植类贷款余额超1亿元,总户数约350户。在农商银行信贷活水的浇灌下,岔河大米产业蓬勃发展,“岔河大米”品牌享誉四方。

2013年,陈洪兵成立了洪泽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随着公司销售行情向好,他开始扩大水稻规模,并且带领村里4户种植大户不断探索水稻种植的新方法。洪泽农商银行岔河支行“点对点、户对户”对接,提前为5户种植户授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总授信已达500万元。

在农商银行持续信贷支持下,陈洪兵的公司也由一个加工大米的小作坊发展成为集优质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大米加工贸易型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洪泽农商银行依托大数据与网格化,探索整村授信模型。目前,该行已完成114个行政村7.59万户、30.50万人网格村居建设,为5.12万农户建立电子化信息档案,授信77.62亿元,户均授信15.16万元。积极开发乡村振兴系列贷款产品,产品利率普遍低于一般产品利率。立足服务产业振兴,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小农户,基于产业特色,开发惠农贷、农机贷、农村电商贷等系列产品。聚焦服务人才振兴,为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以及农村自主创业、军人军属等各类人员,量身定制富民创业贷、巾帼荣誉贷、乡村振兴人才贷等系列产品。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洪泽区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摆在重要位置,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洪泽农商银行积极开展金融支农模式与产品创新,不断打造金融惠农新场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乡村振兴系列贷款已累计投放32.35亿元,扶持1.23万户,有力地支撑了乡村全面振兴。”洪泽农商银行董事长吴巧平表示。

金融“及时雨”催生食用菌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洪泽农商银行信贷人员到江苏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金融需求

为缓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金流压力,加大供应链企业金融支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洪泽农商银行大力推广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实现资金高效运转。江苏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受益者之一。

紫山生物是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上游的蘑菇种植草料供应商多为个体农户,经营资金紧张。洪泽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由银行、草料供应个体农户、紫山生物达成三方合作协议,草料供应个体农户提供草料后,形成紫山生物一笔应付账款,账龄一个月,紫山生物向银行出具应付账款确认函后,银行向草料供应个体农户发放信用贷款,贷款到期前,紫山生物将该应付款资金打进草料供应个体农户与银行事先约定的贷款账户。该模式以上下游企业间真实交易为依托,以应付账款作质押,实行封闭式运行,在解决草料供应个体农户担保难题的同时,有效降低贷款信用风险。目前,洪泽农商银行已累计为紫山生物上游草料供应个体农户提供贷款7笔,累计2750万元。

客户季奎国就是受益于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紫山生物上游的草料供应商之一。由于秸秆的季节性较强,常常需要到外地调货,造成资金严重短缺,洪泽农商银行三河支行获悉后,运用与紫山生物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及时给季奎国授信200万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经过几年的发展,他在城区买了房,又添了一辆车,日子越来越红火。“是紫山生物给了我第一桶金的机会,更是洪泽农商银行的贷款给我们农民创业撑了腰。”季奎国不无感激地说。

洪泽农商银行金融“及时雨”催生出食用菌产业链。农户把小麦秸杆卖给紫山生物,紫山生物生产食用菌,食用菌栽培后菌渣可以作为有机肥还田,形成了循环农业经济。

扶小惠企突出“实”。“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以供应链服务为依托,借助核心企业平台、渠道、信用、链条等优势,将金融活水引向小微,实行精准滴灌,穿透落地,贷款申请当日即可实现资金到账,打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洪泽农商银行行长刘首永介绍说,截至今年7月末,该行支持小微企业1937户、余额35.97亿元,累计办理转续贷8.15亿元,直接降低农资生产、销售、经销企业及其他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约20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金融赋能特色小镇结出富民果

位于洪泽湖大堤最南端的蒋坝镇是江苏最小的镇之一,仅有两个行政村。2020年,蒋坝镇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有近2000人从事跟旅游相关的行业,全镇旅游收入超7300万元。蒋坝乡村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昔日辉煌的蒋坝又‘活了’,古镇蒋坝的复兴,洪泽农商银行功不可没。”不少老蒋坝人纷纷感慨道。

近年来,作为有着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古镇,蒋坝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蒋坝河工风情小镇。为助力蒋坝特色小镇建设,全面赋能乡村振兴,洪泽农商银行创新特色产品、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优质服务,在蒋坝镇开展“大数据+整村授信”试点,为“首批苏北农房改善省级示范项目”湖畔花城小区拆迁户提供“安居乐”贷款,为沿街餐饮、商超等个体户备足“钱袋子”,为农户致富送去“及时雨”。“截至今年7月末,已对蒋坝镇居民授信1674户,金额2.05亿元,户均授信12.24万元;共为蒋坝镇250户居民提供信贷金额7607万元,为农房改造项目65户搬迁农户提供‘农居乐’装修贷款984万元,为蒋坝村委干部及工作人员提供‘头雁贷’信贷支持135万元。“洪泽农商银行信贷部总经理刘景介绍说。

靠水吃水。蒋坝镇渔业资源丰富,不少居民吃起了渔网具加工生产饭。自2006年以来,洪泽农商银行创新“银行+协会+会员+农户”的模式开展行业授信,截至2020年,为82户从事渔网具加工户授信174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渔网具加工生产规模的扩大。高峰时全镇有80%的家庭从事渔网、地笼、虾笼等产品生产销售,小小渔网具“织”出了蒋坝居民的幸福生活。

为了深度服务乡村振兴,今年洪泽农商银行选派一批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到区直部门、镇街等14个机关单位挂职担任“金融助理”、 到114个村居驻村服务,以便及时交流掌握政府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和金融需求,多形式开展金融服务宣传活动,做好农村金融好顾问,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精准度。目前,挂职干部已从相关部门手中成功对接项目38个,有金融需求项目18个。

挂职担任“金融助理”的黄集支行行长张中孝,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某养殖户正在筹划上线年产12万只鸡蛋富营养化养殖项目,有近1000万元的资金缺口,目前此项目正在洪泽农商银行办理开户及授信手续。此外,他还积极对接黄集农房改善计划,在203户农户抽签选房现场为有资金需求的搬迁户提供“农居乐”和“惠民e贷”信贷产品,有效满足装修款和农村小产权房房贷需求。“推动金融人才下乡,构建金融惠农新机制,洪泽农商银行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是当之无愧的。”很多当地乡村干部这样评价道。

江苏经济报记者 陈阁 通讯员 单鹏 王金宏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