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神秘的敦煌第一次被世人探索,但在此后的很长时间,这里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时间来到1963年,一个名叫樊锦诗的年轻女孩来到了那里,而这一待就是半生,她被称为“敦煌的女儿”她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敦煌,将朴素留给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遇敦煌,半生守护

樊锦诗在北京大学的学业即将结束,之后她来到敦煌莫高窟进行实习,这对于樊锦诗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这里,她可以看到很多自己喜爱的东西,但是她从小经常生病,体质较弱。

在来到敦煌前,樊锦诗的生活是非常优越的,她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她的身体因为适应不了当地的环境而晕倒。之后,她也因此提前结束了实习。

但是,可能是命运中的特意安排,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她再一次被分配到了敦煌,她的父亲知道这个消息后,曾经写信让女儿交给院里的领导,希望可以重新进行安排,但是这封信最终在樊锦诗那里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她再一次踏上去往敦煌的列车,而这一去就是半生。

之后,莫高窟旁边破旧的寺庙成为她居住的地方,在那里没有电灯,也没有自来水,房子也是非常简陋的,为了方便日常的洗漱,节约时间,樊锦诗将头发剪成短发,之后几十年都没有再留过长发。

在空闲的时候,她会自己一个人跑到洞窟里去观看,学习,这样坚持几年下来,她有了意外的收获,她完成了莫高窟各个时期的研究工作,而这些研究学术成果至今影响着考古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异地感情,互相扶持

在北大的时候,樊锦诗就认识了彭金章,在大学毕业后,彭金章被安排到武汉大学工作,两人相隔很远,但是两人的感情是非常好的。

之后,在家人的催促下,樊锦诗和彭金章在武汉结婚了,不久,她又回到了敦煌,婚后第二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当时得知妻子早产的消息后,彭金章马上赶去敦煌,一路上倒了很多次车。

而在他来到敦煌时,孩子已经出生一个星期了,突然角色的转变让樊锦诗非常无措,见到彭金章后,她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陪伴孩子妻子10多天后,彭金章就因为工作原因要返回武汉,因为夫妻二人工作繁忙,之后他们将孩子送到乡下的老家让家人帮忙照顾。

后来,两人又迎来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家人将大儿子交给在武汉的彭金章照顾,小儿子则送回老家,彭金章也要边工作边照顾孩子。

在小孩子长大一点的时候,樊锦诗将孩子接到敦煌,但是因为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所以只能将孩子送到上海,但是,因为疏忽,孩子走丢了,所幸最后找了回来。

这样的分离对于樊锦诗来说是非常难受的,其实她有想过调到武汉大学,但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同意,之后同意了,但是樊锦诗犹豫了,最终决定留在敦煌。

在敦煌的时间中,她已经逐渐爱上了这里,这里的一切已经深深融入到她的生命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金章得知她的选择后,决定放弃武汉的事业,来到敦煌陪伴她,而在当时彭金章已经是武汉大学历史系的副主任了。

正是彭金章的选择在无形中给了樊锦诗很大的力量,这样才使得她能够坚持在敦煌,守护这千年传奇。

敦煌院长,把朴素留给自己

热爱可抵岁月长,在敦煌,樊锦诗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事情,60岁那年,她成为敦煌研究院的院长,这个身份的转变让她身上担负的责任更加重要。

在上任后,她努力改善敦煌研究所的住宿环境,为能让研究人员家庭团圆东奔西走,还有为年轻人争取去国外进修深造的机会,而在她的努力下,敦煌研究所具有的博士数量在全国文物保护机构中位列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作为一个专业的国家文物研究所,建立科学的档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具体要怎么做,没有参考的对象,只能凭自己的摸索。

在担任副院长的时候,她就开始大量查找外国的考古学家拍摄的敦煌莫高窟的照片,而这次查找让她有了非常重要的发现,她发现和外国人拍摄的照片相比,现在的敦煌石窟少了一些东西,后来,当每次游客回去后,她都会回到洞窟内去探寻一番。

随着时间的流逝,洞窟里的壁画正在逐渐消失,这个时候对莫高窟进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樊锦诗一边筹集相关的资金和人力,一边亲自带团队对莫高窟的每个洞窟进行绘图,但是因为那里恶劣的天气条件,刚修理不久的洞窟口又被风沙盖住,和风沙的摧残相比,她们拯救文物的速度远远不够。

除外之外,又一件麻烦的事情出现了,因为设备的限制,敦煌莫高窟不能保存档案,为此樊锦诗非常头痛。

后来,在北京和朋友的一次聚餐上,她了解到只要图像数字化后保存到电脑里就可以永远保留了,这次谈话让她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回到敦煌后,她决定要试一试。

而这一实验就是10年,在拍摄洞顶的画面时,图片会变形,照片的清晰度也达不到要求,这些问题让樊锦诗非常着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之后她开始在国际范围内寻找合作的对象,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去寻找可以帮助做莫高窟壁画保护的组织和人员,功夫不负有心人,之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荐下,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成为合作的对象。

这个组织曾经参与过保护埃及王妃墓,其中就有很多壁画的内容。

在双方紧密的合作下,敦煌莫高窟数字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很多美丽的壁画被永久保留在电脑中,它们不会因为环境的原因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敦煌莫高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在这片土地上有很多的宝藏,樊锦诗把半生奉献在这里,然后将朴素留给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她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敦煌需要她,她也需要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