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的打压,让曹操儿子手中的权力更弱了,所以司马懿除掉曹爽和其党羽后,曹操的儿子没有实力和他抗衡。

还有,司马师主政期间,准备立曹操的儿子曹据为皇帝,但因郭太后的反对,郭太后的辈分小于曹据,若立曹据为皇帝,郭太后就变成了侄子媳妇,所以她不愿意,最终司马师立了曹髦为皇帝。

三、司马家族的打压和防备

司马家族在夺取政权后,就对曹操的儿子及曹氏宗室成员进行了打压,掌握权力的曹爽和其党羽,三国中,有两个很经典的托孤场景,一个是刘备白帝托孤,让诸葛亮好好辅佐蜀汉皇帝刘禅。一个则是曹叡托孤,让司马懿好好辅佐曹魏皇帝曹芳。两个场景都是痛哭流涕,发誓一定尽忠到底,然而事实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同样是托孤,诸葛亮没有篡汉,获得了空前的好评。而司马懿大权在握,却行了篡魏之实,为何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其实这种说法不对,司马懿篡夺曹魏江山时,曹操的儿子有站出来反对的,只不过声音太弱,掀起的水花太小,被人忽略了。

首先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曹操的儿子楚王曹彪,在司空王凌和侄儿令狐愚的扶持下,站出来反抗司马懿,可惜他们的力量太弱,而曹魏军队大部分在司马懿手中,所以他们很快被司马懿击败,王凌、令狐愚,以及曹彪等,都被司马懿给杀掉了。

其次是司马师时期,皇帝曹芳不甘心做傀儡,联合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要除掉司马师,但可惜,他们还没有动手,就被司马师察觉了,李丰等人被杀,曹芳被废,随后又被司马师所杀。曹芳被废后,司马师准备立曹操的儿子彭城王曹据为皇帝,但因郭太后反对,最后立了曹髦。

曹髦也不愿做司马家族的傀儡,所以气愤地大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为了改变现状,带着侍卫去诛杀司马昭,但随即被司马昭的部下给杀害。曹髦死后,司马昭立了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为皇帝,因为有了曹芳和曹髦前车之鉴,曹宇安心做他的傀儡,没敢做任何的反抗。

这样算下来,曹操的25个儿子,在司马懿篡魏后,真正做过反抗的,只有楚王曹彪。曹操的儿子在家族和自身利益皆受损的情况下,没有站出来反抗司马懿,与这3个原因有很大关系。

一、曹丕、曹叡的打压

曹丕能继承魏王,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斗争的,所以他当上皇帝后,对曹植这些和他争夺过世子之位的兄弟并不放心,其中实力最强大的曹彰,被曹丕给害死了,曹植也屡受曹丕的打压。曹操的其他儿子,也都受到了曹丕和曹叡这两任君主的打压和削弱,让他们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小。

同时,曹丕在给儿子选辅政大臣时,选择了曹真、陈群、司马懿、曹休4人,曹叡给儿子选辅政大臣时,选了曹爽和司马懿。虽然曹真、曹休、曹爽几人,都姓曹,但他们不是曹操的儿子,而是宗族人员,由于曹丕、曹叡都没有让曹操的儿子进入到曹魏的核心权力圈,所以他们的权力不高。

二、宗族成员的打压

曹魏留下的托孤大臣,除了外姓大臣,同姓大臣都是宗室成员,而宗室成员为了增强自身的权势,所以也没有打压曹操的儿子,这其中在曹爽时期最严重。曹叡去世时,只安排了司马懿和曹爽两个托孤大臣,这让权力更加集中,而曹爽更甚,想大权独揽,所以他一边排挤、打压司马懿,另一边着力打压以曹操儿子为主的其他曹魏贵族,以免他们对自身权力勾陈威胁。

被司马家族消灭殆尽,曹操的儿子也遭到了司马家族的打压,这让他们本来不多的权力,变得更少了。同时,曹操的儿子也是司马家族的重点防控对象,所以他们受到了司马家族的严厉监视。

曹操的儿子本来实力就弱,再加上受到了监督,所以更不敢有任何出格的举动,以免引火烧身,被司马家族杀掉,所以司马家族篡魏时,曹操的儿子由于实力不济,大部分选择了明哲保身,没敢为曹芳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