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10日消息(记者陈怡 孙鲁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焕发出勃勃生机,各项事业都实现了整体跨越,创造了雪域高原上亘古未有的奇迹。系列报道《雪域欢歌70载 西藏启航新时代》,本期推出:《书记,常回家看看》。

加日扎村的蔬菜种植基地(总台央广记者 陈怡 摄)

地里的青椒、白菜鲜嫩欲滴,似乎都在静静等待,明天一早采摘后送往县城的菜市场。这里是西藏昌都洛隆县加日扎村的蔬菜种植基地,海拔3600米的高度出现这样的蔬菜大棚固然新鲜,而眼前这位对市场情况了如指掌的90后年轻人,更是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图为向巴旦曲(总台央广记者 陈怡 摄)

“这块是我们本村的一个藏刀加工厂的集体经济,这边是银碗,消费群体是年龄偏大的老年群体,平时喝酥油茶、吃糌粑,都会用这个碗,味道比较好看……好吃,不是好看。”第一眼见到向巴旦曲,他西装笔挺,脚穿运动鞋,戴着黑框眼镜,正在县城的民族工艺品展销厅,介绍村民们自己生产的藏刀、银碗。如果不是偶尔冒出的口误,像极了专业的销售员。

民族手工艺加工厂内,工人正在打磨藏刀(总台央广记者 陈怡 摄)

走进村子里,村民们都在叫他“书记”。向巴旦曲笑着解释说,自己只是“前任”,这次是“回家看看”。“我是2014年7月份驻村,换了4个村,目前是第5个村。刚开始就是一个毛头小孩子,大学出来啥都不知道,连怎么跟老百姓打交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我都不知道,慢慢就积累了经验。老百姓把我当朋友,我就把他当朋友,然后就开始觉得,我喜欢融入这个集体。”

1990年出生的向巴旦曲,从西安航空学院毕业后便选择回到家乡昌都,他说自己是农牧民的儿子,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面貌。2017年,他被选派到加日扎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是他参加驻村工作的第四个村子。加日扎村,藏语意为“坐落于加日山旁边的村”,曾经是高原上无数村庄中毫不起眼的一座,2015年还是“空壳村”“薄弱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引领下,村子里成立了民族手工艺加工厂、蔬菜种植基地等集体经济,彻底改变了面貌,2018年顺利实现脱贫。

“刚到这个村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开头、怎么去开展这些工作。现在集体经济上来了,老百姓收入也上来了,看到老百姓的笑容,我心里也舒服,感觉像自己得钱、分红一样。有时候躺在床上、躺在沙发上,一想今天的工作,我感觉特有成就感。”向巴旦曲说。

回忆中并不全然是甜蜜,也有酸涩。驻村工作是异常琐碎的,除了发展集体经济,还要帮助老百姓处理大事小情。更多的时候,现实不如想象中美好。

向巴旦曲坦言:“真的有时候很困难,有时候真的骂你,真的跟你吐口水。我长这么大,说实话有时候觉得很憋屈。自己家里面都没干过这么多事情,但是有些东西得忍气吞声,该吞的吞。自己收获了经验,以后就知道怎么给老百姓说。”

当然,还有更难过的时候,是和家人聚少离多,是对父母、对妻儿的无限愧疚。“我很对不起父亲,2018年的时候,因为我刚到这个村,要发展产业,因为工作离不开,最后一面都没见。那是最遗憾的一件事情。”向巴旦曲说。

辗转于多个村庄,加日扎村是向巴旦曲留下心血最多的地方。他清晰地记得,每次驻村期满的时候,村民欢送,热泪盈眶。今年4月,他在加日扎村担任第一书记期满离任。这次,他选择了悄悄离开。

向巴旦曲:我没开会,也没说我要换,我直接是工作该交接的交接,就走了,没打招呼。

记者:这次是怎么想的?

向巴旦曲:加日扎村是我像看小孩一样看着它长大的,就像我的东西一样,我要拱手让给你,有点舍不得,但又不得不让那种感觉。所以我还是悄悄地走,该放手就放手,毕竟还需要更多的人把它打造好,不光我一个人,也许有比我好的人,会有更多的才华去把它打造好。

向巴旦曲(右)和村干部在交谈(总台央广记者 陈怡 摄)

向巴旦曲现在在镇上工作,时常会回到村里来,和村里的乡亲们唠唠家常。乡亲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称呼他为“书记”。看到村民向觉正在专注地磨刀,他忍不住笑了。

向巴旦曲:现在算是一个技术工了。

记者:以前什么样子?

向巴旦曲:喜欢喝酒。现在是180度转变。

在向巴旦曲身上,记者仿佛看到无数驻村干部的身影,他们奋战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为建设美丽新西藏奉献青春与汗水。下台阶的时候,记者突然发现向巴旦曲的右腿似乎不太灵便。

向巴旦曲:驻村的时候骑摩托车(摔的)。

记者:给摔了对吧?

向巴旦曲:对,摔过好几次。学摩托车、拖拉机,都是驻村的时候自己学的,没办法。因为麻烦老百姓,老百姓有时有空有时没空。比如要去乡里报东西、去县城买东西,不可能永远搭别人的车子,我就迫使自己去学。摔过好几次,腿都做过手术,到现在都没有恢复。有时天气冷的时候会有点疼,平时还可以。但我觉得这些都是小毛病,自己干事情,对得起这些事情,我觉得挺好,也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