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作欧洲文明的象征,他与爱因斯坦在同一年获得哈佛大学文学博士头衔,他是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曾是美国罗斯福总统座上客,他逝世50周年纪念日由德国总统亲自主持仪式,他与黑塞有着友谊关系,他的小说曾多次被搬上荧幕,他就是德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托马斯·曼,德国20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人道主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75年,托马斯生于德国北部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商能力很强,为人务实,母亲具有葡萄牙血统,且有着一定的艺术才能,父亲和母亲对托马斯影响很深,父亲的实用主义和母亲的艺术气质,成为他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这是家庭和父母给他的影响。很不幸,托马斯的父亲在他16岁时去世,他的新监护人认为他应该找一份正当的职业,而不是靠写作维生,托马斯便于毕业后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这份工作他十分不喜欢,对他来说非常无聊并且不具备挑战性和创造力。

于是,托马斯放弃了保险公司的工作,在21岁那年,他靠着从父亲遗产获得的金钱上的资助,有了足够的经济收入,他正式成为一名作家。22岁,年轻的托马斯开始他第一部小说《布等勃洛克一家》的创作,这部小说于四年后完成,正式出版后轰动一时,获得巨大的成功,托马斯也凭借这部小说,获得一定的名声,奠定了他在德国文学史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马斯一直反对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他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的作家,他一直奋力争取民主,倡导高尚、自由和正义,由此他也得罪了很多组织和团体,受到了很多排挤和不公平对待。很多极端民族主义者对他仇视和不满,甚至骂他是一个叛徒,背叛了自己的祖国。在一次演讲中,托马斯激怒了在场的纳粹分子,遭到威胁,最后只能从后门离开。托马斯在1923年开始流亡生活,他在瑞士、美国都居住过,1944年,托马斯取得美国国籍,他的小说、著作和言论在德国被禁,他的国籍和博士学位也被剥夺和不承认,但他依旧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中,从不退缩和屈服。战后,有德国当地报纸推荐他担任第一位联邦德国总统,被他拒绝,并且他始终不肯归回德国,很多年后,他才与德国重归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马斯还有一部十分重要的作品——《魔山》,这部小说在世界享誉盛名,美国作家刘易斯曾如此评价《魔山》:“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魔山》中有着壮阔的场景、气势磅礴的底蕴,富有洞见的哲理和精彩绝伦的心理分析,这些都是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它像一部百科全书一样,在当时德国小说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宫崎骏在自己的电影《起风了》中,曾多次引用过《魔山》中的句子。

1955年8月12日,托马斯去世,享年80岁,今天是他逝世66周年纪念日,让我们通过他的十句名言,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和人道主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