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张光政 李琳佳 于文】一方面辩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方面宣称“有权自行决定与哪些国家或地区发展关系”……立陶宛政府的说辞遭到中方痛批。据波罗的海地区媒体BNS11日报道,针对因立陶宛政府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中方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一事,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称,立陶宛自1991年与北京建交以来一直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作为主权独立国家,立陶宛可在不违反国际义务的前提下,自行决定与哪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及文化领域发展关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1日就中方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一事表示,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不容歪曲。对于嘴上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际上却公然同台湾当局搞官方往来,甚至为“台独”势力站台的行径,中国人民绝不答应。

中国外交部10日宣布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美国马上跳了出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相关问题时称,“我们与北约盟友立陶宛站在一起,谴责中国最近的报复行动”,“支持欧洲伙伴和盟友与台湾发展互利关系,并抵制中国的胁迫行为”。普赖斯还称,“每个国家都应该能在不受外部胁迫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一个中国政策轮廓,我们已经做到了”。

与美国赤裸裸的教唆不同,欧盟并未对此事公开表态。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欧盟对外事务部发言人马斯拉里10日对该媒体表示,虽然这基本上是中国和立陶宛的双边问题,但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也将不可避免会影响欧中整体关系。欧盟对中国的举动表示遗憾,密切关注事件发展。他还称,欧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政府,但认为设立台湾“代表处”并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

这也是立陶宛国内一些人的说辞。立陶宛外交部10日在网站发表声明,称对中方的举动表示“遗憾”,还称本着一个中国原则,立陶宛同欧盟其他国家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决心”发展同台湾的互利关系。立陶宛外长兰斯伯格斯告诉路透社说,“我们正在思考下个步骤”,“我们显然已收到(中方的)信息,但我们会维持自身政策,因为我方所实行的不只是立陶宛的政策,也是许多欧洲国家的政策”。

而事实是,包括“中央社”在内的台湾多家媒体的报道明确提到,台湾与立陶宛7月宣布互设代表处计划,其中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以“台湾”为名,是欧洲国家首个冠上此称号的代表处,“即实际上的大使馆”。俄罗斯每日新闻网10日引述学者的分析称,台湾可以在其他国家开设代表处,但应该遵循相关手续,将其称为“台北办事处”或“委员会”,在名称中使用“台湾”一词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冒犯。例如俄罗斯就有莫斯科-台北经济文化合作协调委员会。

华春莹11日指出,中立建交以来,中方始终尊重立方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从未做过有损立国家利益的事情。立方允许台当局以“台湾”名义设“代表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中方有权也应当做出正当合理的反应。

《南华早报》11日称,立陶宛是第一个宣布脱离苏联独立的共和国。2021年,立陶宛成为欧盟国家中最坚定的中国批评者。报道称,与中国的外交之争发生之际,立陶宛议会正在讨论与白俄罗斯边境的移民危机,一些议员希望这些事件能够加强政府“对抗所有挑战者”的决心。立陶宛议会议员萨卡利埃内称,“我们是一个西方的独立国家,我们不会允许中国、白俄罗斯或俄罗斯决定这一点”。今年3月,中方宣布决定对欧方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的10名人员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其中包括这名立陶宛议员。

“但并非立陶宛的每个人都支持对华强硬战略。”《南华早报》称,该国影子外交部长萨普利斯表示,立陶宛和中国之间关于台湾的问题本可以通过外交方式处理,允许设立“台湾办事处”而不是“台北办事处”是不必要的,他“一直反对现任政府选择的方式和言辞”。他说,“作为一名受过教育的外交官,我一直支持与北京官方进行坦诚、公开的对话。这些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希望它们得到尊重。但是,我们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希望继续合作。”立陶宛总统瑙塞达11日称,立陶宛与中国仍有发展政治、经济及文化双边关系的潜力。他称希望中国能重新考虑并改变决定。

俄罗斯《观点报》11日援引俄罗斯汉学家瓦维洛夫的话称,中国和立陶宛之间的矛盾点不仅限于台湾问题。多年来,在中国人权问题上,立陶宛竭力在欧盟成员国中形成反华论调。显然,立陶宛的目标是成为美国眼中东欧国家抵抗俄罗斯和中国的中心。至于利弊关系,立陶宛将因此失去大量中国游客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而从台湾方面,收获的则是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价值尚未明确。

推荐阅读:

立陶宛何以成了反华急先锋?媒体:小布什1句话让立陶宛人找到了自信

一个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万的欧洲小国,竟然疯狂到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

这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挑衅,中国断不会忍!

8月10日,中国政府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中立关系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向好还是向坏,就看立方的选择了。

中国与立陶宛于1991年建交,今年恰逢中立建交30周年,但此前较为稳定的两国关系在近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陶宛格鲁塔斯(Grutas)公园内的共产主义雕像 资料图

2019年2月,立陶宛安全部门在年度报告中将中国称为“国家安全威胁”,拉开中立关系恶化的幕布。

2019年7月,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声称中国投资“可能会威胁立陶宛国家安全”,因此不支持吸引中国投资参与克莱佩达港口的现代化建设。

2020年10月,立陶宛举行议会选举,中右翼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人党主导的执政联盟上台执政,随后立陶宛对华政策风格明显转向激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立陶宛反华操作更是步步升级——

1月,立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禁止机场使用中国生产的行李安全检测设备;

2月,立议会通过有关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等决议;

5月,立议会通过决议干涉中国新疆问题,立外长兰茨贝吉斯宣布正式退出“17+1”;

7月,台湾当局宣布,经与立陶宛方面协商后将在立首都设立“代表处”。

立陶宛俨然已经成了反华急先锋。

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1940年苏德战争前夕被斯大林并入苏联版图。苏联解体前夕,苏军特种部队曾攻入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造成一定伤亡。后来在西方的支持下,才赢得独立。

生活在俄罗斯这个巨人旁边,再加上历史恩怨等因素,立陶宛有着深深的不安全感,对俄疑惧心理突出,是欧洲最反俄的国家,经常带头举反俄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缺乏安全感的立陶宛,将敌人的敌人视作朋友,长期采取亲美政策,甘做朝美国战略对手狂吠最凶的忠犬,以换取美国的保护。“谁侵犯立陶宛,谁就是美国军队的敌人”,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说的这句话,也被镶在维尔纽斯市政厅的外墙上,供立陶宛人寻找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吉斯

在中美关系发生变化前,立陶宛对华政策相对比较务实,中立关系曾长期保持稳定发展。但随着美国对华采取遏制打压政策,立陶宛的对华政策逐渐走偏,充当美国制华的马前卒。

如今,这个疯狂的小国滑向了反华的一面,试图通过打“台湾牌”向拜登政府表忠心、纳“投名状”,可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立陶宛是小国,但中国向来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从不“以大欺小”。

这一次,中国不得不采取行动,也不是因为立陶宛是小国,只是因为立陶宛触碰了一条不容触碰的红线——“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中国同其他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不容歪曲。立陶宛外交部狡辩说,立陶宛在尊重“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愿像欧盟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谋求与台湾发展互利关系。然而众所周知,欧盟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允许台湾驻他们那里的办事处使用“台湾”的名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陶宛首都资料图 新华社发(阿尔弗雷达斯·普里亚迪斯摄)

对于立陶宛这种嘴上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际上却公然同台湾当局搞官方往来,甚至为“台独”势力站台的行径,中国绝不答应,有权也应当做出正当合理的反应。

小国当有大智慧,奉劝立陶宛不要误判国际形势,不要低估中国决心,不要干“以小博大”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