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批评还一定状态的确少人文学科基础,学术根基不扎实,导致音乐批评的“冷热病”现象。比如曾经在整个八十年代风起云涌,把中国乐坛折腾得七横八竖的新潮音乐,随着一批新潮作曲家的纷纷西渡,到了九十年代便趋于沉寂。而把新潮音乐作为关注中心和研究对象的新潮音乐批评,一时失去了目标,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而销声匿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音乐批评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定位,出现标准单一化和均同化现象,导致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甚至或多或少存在独占山头,自立一派的问题。比如曾经热烈讨论并定位的将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理论探讨简单地归纳为“传统发展学”和“欧化道路学”,二者互为对抗,非此即彼。这种建立在西方传统思维框架二元对立认识论基础上的思维定位肯定会导致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一元化结果,这样难于形成统一的音乐批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由于受外界行为影响音乐批评有时还显示着较为粗劣的状况。比如,在商品经济时代,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将看似毫无瓜葛的艺术与商业紧紧联结在一起,出现一种“寄生式”的音乐评议现象,表现为“研讨公关化,评论广告化”时风,或出现大肆“吹捧”和刻意“解释”现象。我们还清楚的记得,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通俗音乐的大潮涌动,通俗音乐批评着实红火了一阵。召开了多种学术会议,发表了许多评论文章,有力推动了通俗音乐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近些年,虽然通俗音乐由于一些商业化手段的大面积介入和媒体的强劲炒作而似乎更为蓬勃,但得体的通俗音乐的批评却大大萎缩了,甚至处于休眠状态。很少看到专业批评家的介入,很少见到切中时弊的文章了。代之而起的却是一批业余批评家的粉墨登场,扮演着这一批评领域的主角。他们更多的出于一种利益驱动,批评文章多而滥,溢美之辞多于真知灼见,海侃神聊多于冷静分析。这必然导致音乐批评的简单化、模式化和以至于不无“滞后”或“失语”的情况。对此,我们觉得应该好好反思,认真总结,加强研究,善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