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网讯 为进一步化解工学矛盾,落实“青年大学习”要求,提高全区共青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推动共青团工作不断提质增效。今年3月,共青团琅琊区委制定了《琅琊区团干夜校”实施方案》,创新开设“团干夜校”学习课堂,规定“团干夜校”每月开设一期,参学对象主要为区直属团组织负责人,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灵活新颖的学习方式,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促进全区广大团干部修练“内功”,从而为全区共青团系统营造一种自觉学习、相互比学的优良风气,促进团干部队伍树立更加良好的形象。截止目前,琅琊区“团干夜校”已顺利开设6期,参学团干部超过200人次,6名团干部完成个人课程主讲任务。

灵活设置时间地点,打造集中学习“开放课堂”

为了让广大团干部避免工作时间冲突,保证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人员集中起来,共青团琅琊区委设置了灵活新颖的“团干夜校”学习时间和地点,打造集中学习“开放课堂”。在学习时间安排方面,避忙就闲,将“集学”学习时间定在每月第一个工作日的晚上7点到9点,同时,根据近期具体工作繁忙程度进行适当调整,既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又保证学习任务的落实。在学习地点安排方面,为了更好地促进团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深入了解各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共青团琅琊区委每一期“团干夜校”都将学习地点设置在不同的地方,基本的原则就是,将学习地点设置在本期主讲团干部的所属辖区内,以便于在学习之余,现场实地参观了解各地基层团组织的建设情况。

目前,琅琊区“团干夜校”已分别在清流街道办事处、遵阳街道胜利社区、丰山街道龙池社区、琅琊街道建设路社区以及第四中学等地顺利召开。通过灵活地设置学习时间和地点,“团干夜校”学习活动不仅得到了广大参学团干部的大力拥护,其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

引入现场教学模式,打造集中学习“实景课堂”

“团干夜校”课堂内容重点突出,坚持以政治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为首要学习内容。自开设“团干夜校”以来,共青团琅琊区委有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相关部署和要求,在“团干夜校”课程中开设“红色现场教育”环节,组织团干部集中参观学习琅琊区“家门口”的社区党史馆,打造政治集中学习“实景课堂”。“团干夜校”开班以来,共青团琅琊区委分别组织团干部赴遵阳街道胜利社区“新中国”主题党史馆、丰山街道龙池社区“改革开放”主题党史馆、琅琊街道建设路社区“延安精神”主题党史馆等地开展了红色现场教育活动。

为强化学习效果,共青团琅琊区委在每一期的社区党史馆现场教育教学活动中,均安排一名专业的讲解员进行全程讲解。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参学的团干部可以利用丰富的影音和文字、图画等史料做为教学材料,同时,通过系统的讲解与点评有效提高了团干部对革命历史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团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同时,通过现场教育的方式,促进了参学团干部将“看、听、想、悟”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团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定互动交流环节,打造集中学习“共享课堂”

制定《琅琊区“团干夜校”实施方案》,规定每期“团干夜校”均须安排团的业务知识学习环节,在此环节中,坚持采取“轮值讲、大家议、集体评”的互动型学习模式,打造业务学习“共享课堂”。通过团干部轮流讲课、现场提问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多媒体演示与语言相结合等,达到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启发思路、促进工作的目的。

3月起,共青团琅琊区委在每期“团干夜校”学习班上,均安排1名团干部围绕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团务知识领学,领学过程中,其他团干部可随时针对领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领学结束后,还要求大家进行交流研讨,所有参学的团干部必须发表学习感悟。通过有针对性的自主选学,形式多样的专题补课,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同时,团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还会对讲课内容进行点评,提出意见建议,供参训学员相互学习交流,启发工作思路,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为更好发挥“团干夜校”学习效果、持续吸引团干部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下一步,共青团琅琊区委将从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团干部学习兴趣等方面着手,引入竞争机制,结合团干部主讲效果,在年底评比出若干名优秀主讲人,激发团干部讲学积极性。同时,围绕素质提高和团干部感兴趣话题选择学习内容。拟开设国学讲堂、礼仪专题讲座等专题课程,在提高团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的同时,注重打造复合型团干部。

(通讯员 王士曼 本网记者 程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