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渐高涨。
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了很多问题,相关部门一直都在积极的解决,致力于让学生享有更公平和均衡的教育。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国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由来已久,教育相关部门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想要改善乡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从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为什么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会如此大?
城市的经济发展比乡村好太多,对教育的投资也比较大,城市学校的基础设施齐全,教育手段丰富,课上采用投影、触屏黑板、体验活动等先进方式开展教学,而乡村地区的学校就只有桌椅板凳,学生的听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在教育内容上,城市学生从还没出生就开始胎教,然后到上幼儿园、小学,家长会给学生报各种班,参加文娱活动提升眼界。反观乡村地区的学生,很多在课后时间都要帮助家长干农活,阅读和时间相对较少,学习靠的就是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城乡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拉开差距。
除了硬件设施和学生自身问题,教师也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教师作为教育者,可以直接决定教育质量。我国名校毕业学历高,资历丰富的教师都在城市任教,乡村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更替速度很快,有些年轻教师在乡村教学一段时间,难以坚持就会选择离开。家庭教育方面,乡村地区的家长也远不如城市地区的家长。
可以看出,城乡教育差距大,是由多个因素一起导致的。而县管校聘政策,就是教育相关部想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而提出的重要举措。我国早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县管校聘政策。该政策的初衷就是想让优秀的教师向薄弱地方(乡村地区)流动,结果后续发展却渐渐背离初衷。
县管校聘“翻脸”太快,后续发展与初衷不符
县管校聘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但落实到各个地区的学校后,却逐渐“变了味”。原本县管校聘是想将老师流动起来,城市优秀教师去乡村教学一段时间,而乡村的教师到城市来学习。
可是现在很多学校将这个政策当成了考核老师的手段,教师资源反向流动,学校里的老师教学质量有高有低,有些老师教学效果不理想,或者做事不够圆滑,经常“犯错”,学校就通过考核,将这些老师以县管校聘为借口派到乡村进行教学。
因此导致学校间流动的教师,基本都是年龄大,教学效果不够优秀,古板不懂变通的老师。那么,这样的老师到乡村进行教学,真的能够有利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吗,答案显而易见。学校的这种做法也可以理解,为了保证自己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升学率,吸引更多的生源,当然愿意让优秀教师离开。
县管校聘还有一个较为矛盾的地方,就是优秀的教师很少有愿意去乡村教学的,优秀的教师从小认真学习,考取高学历,不断的提升教学水平,当然是想能够在发展空间更大的地方工作。如果优秀的教师要被派到农村教学,那还有谁会愿意成为优秀教师。
正是因为大家都不愿“牺牲”,眼里只有自身利益,才导致县管校聘逐渐背离初衷。其实大家忽略了,只有城市师资力量分布均衡了,渐渐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这样才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建设国家,国家发展了学校也会拥有更多的资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想要更好的实施县管校聘政策,还需要许多其他的措施辅助
想要缩小城乡差距,不能只靠县管校聘,还需要其他政策,相辅相成或许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可以在教师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培训和交流的方式,提升原有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样乡村教育质量自身也会得到提高。
提高乡村教师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走进农村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加大乡村地区教育基础建设,比如修建校区、图书馆,丰富乡村文艺活动等。让乡村的教育手段更为先进和多样化,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更加游刃有余。
笔者还有一个畅想,现在互联网教学日益发展,可以将这方式运用到乡村教学上,最好以公益的方式,将优秀的教学视频传到乡村地区,这样也可以帮助当地的学生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教育不断在改革,教育相关部门出台的新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很多挑战,也需要大家的监督。不管在优秀的政策,如果没有人贯彻执行,都会渐渐背离初衷,所以,希望学校和老师们,能了解县管校聘真正的意图,只有真正的落实了,才能实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目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下方评论区进行留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