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都市温江区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高一二班邓锐冰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物色》

七月的夜晚微风飘进我梦里,月色下柔和地如从归翅间坠落一些慵倦于我。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灰暗凄冷的天空为夜色来袭,预感到风雨将至。蓦地,我想起故乡的雨声。

雨声空蒙迷幻,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辽阔的原野上,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雨滴落在轻盈的叶片上,迎着微风在一朵朵,一丛丛的花瓣上,嫩叶间滚动着,跳跃着,“鸟鸣山更幽”的诗境中,清风吹拂,摇曳大自然的风铃;黄莺歌咏,鸣啭着大自然的心音,抚爱潺潺的清泉,笑聆黄鹂的吟唱。树香沁鼻,萧寒刺骨,浓郁的水汽漫迷在树间,时稠时稀,幻化无定领略“白云回望合,青葛入看无。”

这时雨越下越大,群马奔腾,众鼓齐擂,枝舞叶涌,俯仰起伏,万千树干就是根摇曳的琴弦,弹奏出惊魂动魄的交响乐。整个世界笼罩在一阵阵激烈声中,但极度的喧嚣声中又有着出奇的静。

接着便是排山倒海般的击鸣声,如在黑暗里呼号。那击鸣声变调,将叱咤的风云汇聚起来。这雨声如舞霹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

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忽想到宋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他的一生以到达“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那样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老年听到这雨声竟发出“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喟叹不知经历了怎样的人事更叠,人情离散,人生大抵是这样罢,这雨声也终究会散。

只见云气氤氲,夕阳坠入地平线西天燃烧着鲜红的霞光,映射在地板,地面上花影浮动,晚风吹拂也变的迟缓起来,感于“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

雨声好像一首曲,一首无边无际的曲,每个音符都带有动听的音律,每个音节都带着欢快的节奏,每个音段都带有柔美和安适,歌曲自然而不失感点,多似水中有动的鱼儿,自由,愉快。这首曲载着倾听者无虑的梦想,使倾听者感受曲中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大自然的多彩芬芳,思绪沉沦在大自然如此令人向往之中。

夏夜,雨声入梦,梦入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