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潭镇18所中小学校把大自然融入课堂,师生用木板、毛线、竹壳等乡土材料进行创作,并有意识地融入本土民俗元素。
在以“石潭蒲坑茶文化”为主题的美术课上,老师介绍了蒲坑茶的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中安排了情景剧。
南楼小学学生梁美玲制作了一套以“梦想”为主题的木刻绘本。
在学生掌握一定美术基础后,南楼小学尝试把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课堂。
石潭镇中心小学开展以稻草为材料的美育项目,学生用胶水细心粘贴制成作品,变废为宝。
学生把废旧的袜子简单拼接再缝上纽扣,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玩偶娃娃。
石潭镇第二小学布置了美术展厅,陈列着学生用毛线、竹篾等制作的美术作品。
在竹壳上作画、用稻草编织农耕图、方寸树叶间雕刻出斑斓世界……在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许多乡间随处可见的小玩意儿,在孩子们的手下变成了创意十足的艺术品。
石潭镇共有中小学校18所,在校生约5000人。近年来,石潭镇大力开展以“农耕记忆”为主题的美育教育,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上,还有意识地融入本土民俗文化。
稻草手工制作是石潭镇中心小学的美育特色项目之一。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本地农耕场景、劳作场面、丰收节庆等,选定主题后,用稻草进行编织、拼绘创作。在南楼小学,师生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原木刻画,捡来烧火的木材、装修边角料等作画。在学生掌握一定美术基础后,老师尝试把地方民俗、神话传说等元素融入课堂,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农耕记忆’这个主题,最为切合本地实际。”石潭镇中心小学校长邓国生说,石潭镇农耕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丰富的乡土材料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教学资源,“如果美育走发达地区、大城市的路子,对山区孩子来说反而无从着手”。
美育探索的积极成效已经显现。目前,石潭镇中小学校共打造出18个美育特色项目,基本实现“一校一品”甚至“一校多品”;一批学生作品在省级比赛中获得奖项,被认为“扎根乡土”“紧贴生活”。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苏晨
摄影:梁素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