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完全是因为老同学的一个电话。

我刚从超市回来,突然接到高中同桌郑云的电话,她紧张兮兮地跟我说了发生在外孙女身上的一件事。放假去女儿家的第二天,她洗好衣服端着去阳台晾,刚到阳台就听到外孙女的声音:“我在,我在喝水呢,你等等,我马上就来。”过了一会儿,又听到外孙女的声音:“怎么再见了呀,我不说我就来吗,哼!生气不跟你玩了。”

听外孙女说这些话的时候,她以为家里来了小朋友,等晾好衣服回到客厅时,却只见外孙女一个人在玩,她疑惑地看了半天也没敢言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里我突然笑了,怕她误会我急忙问,你家宝宝有没有识字挂图?她说有,我说这就对了,我家二宝也有。这个语音挂图不仅宝宝点的时候可以发出声音,而且宝宝离开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发出询问的声音:“小朋友,你还在吗?”如果离开时间久了,挂图就会说一声:“小朋友再见”,然后自动关闭。

在和老同学通话的时候,突然又想到了表姐曾经的求助,表姐有段时间经常发现孙子总是一个人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因为儿子儿媳长期在外打工,表姐担心孩子想爸爸妈妈心理出现问题,想带孩子找心理医生,又怕别人知道孩子心理有问题会遭到歧视,所以内心非常纠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孩子自言自语对着物件或空气说话,是3至6岁孩子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慢慢长大,这种现象会不断减弱并消失,真的用不着担心。

孩子这种表现,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假想伙伴”现象。“假想伙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孩子成长到3至6岁这段时间表现最为明显。

研究表明,在众多孩子中,多达65%的孩子都拥有过“假想伙伴”,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年龄主要有两个高峰段,一个是2岁半到3岁半,另一个则是5岁到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对着物件自言自语好处多:

当孩子独自一人对着物件自言自语时,是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也是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最佳时刻。孩子独自一人津津乐道玩地玩,是把物件看成了“假象玩伴”,孩子自己进入角色,并想象着物件所扮演的角色,孩子的自言自语是在跟“玩伴”交流,此时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进入与“玩伴”的世界,并旁若无人自得其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此刻孩子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没有任何压力,因为孩子感觉轻松自由,所以就会不由自主地畅所欲言,想什么就说什么,孩子会把平时从家长潜移默化中学来的东西组织起来,加以模仿并进行吸收学习。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此时孩子的语言是充满感情色彩的,孩子说出的话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孩子这样做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孩子社会交往的学习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提高今后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自言自语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1、静心观察不打扰

记得我家二宝在刚上幼儿园那段时间,只要晚上睡觉就会抱着小熊说话,一会儿问小熊被子盖好了没有,一会儿又催着小熊快闭上眼睛睡觉,偶尔还对小熊说:“想撒尿就喊哥哥,如果尿床哥哥会揍你屁屁哦。”

说实话,每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总感到非常好笑,有时候甚至有忍不住的感觉。但是无论宝宝怎么说,躺在身边的我都会装着若无其事,感觉好笑的时候就悄悄地侧过身子偷偷地乐,从来不会打扰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边有些家长,当发现孩子一个人玩玩具或过家家的时候自言自语,不是大惊小怪,就是询问孩子在说什么,当孩子发现家长时,就会立即停止说话转为默不作声。家长这么做无疑是打扰了孩子,不仅破坏了孩子此时的美好,还会阻止孩子的想象力。

2、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对着物件自言自语时说出的话,犹如成年人的酒后吐真言,孩子说出的都是自己的心声。作为父母应该认真倾听,从孩子的字里行间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一方面认真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时不当的做法,在改正纠偏的同时,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正确地引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寻找机会参与其中

一天,妈妈发现果果坐在床上抱着玩具自言自语,一会儿扮演妈妈,一会儿又扮演宝宝。果果对着玩具兔自问自答:“小白兔,你冷吗?”“哦,你冷呀,妈妈给你找被子盖。”

果果妈妈听到后,悄悄拿了一条新毛巾走到跟前说:“我这里有新被子,小白兔一定很喜欢。”果果看到妈妈,笑着问:“妈妈,你要跟我一起玩吗?”“好呀!”听了妈妈的话,

果果说:“小白兔身上脏了,我们一起给它洗澡吧。”于是母女二人在一起玩起了给小兔子洗澡的游戏,那天果果玩得特别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践证明,当发现孩子对着玩具自言自语的时候,家长寻找机会参与到孩子的假象情境中,做孩子的同龄伙伴,和孩子一起在想象的世界里去畅游,既可拉近亲子距离,又能融洽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总是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告诉给孩子,却对孩子的童真童趣不屑一顾,忽略了孩子也有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时候。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自言自语时,最好不要担心,也不要打断,更不能上前阻止和干涉,最好的做法就是理解尊重孩子,尽情地让孩子宣泄,并寻找机会参与其中,和孩子一起去畅游玩耍。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联系即删)

原创作品,未经本人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