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小喻

01导语‍

《脱口秀大会》随着前三季的爆红,第四季也强势来袭,豆瓣评分持续走高,也让《脱口秀大会》的人气暴涨。

上线仅两天的第四季,却看到了“不一样”的节目王建国和张博洋遭遇一轮游,第三季季军呼兰惊险晋级。

是因为这一季的新人太强还是商业体制下的资本运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不一样的《脱口秀大会》第四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第四季来袭

脱口秀,一档在国外发展了很多年的节目。在国内也是因为近几年由笑果文化强势推火的一档节目。

新潮的节目,新颖的演员,外加搞笑又不失风度的调侃,让本来看似无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他们口中说出却让观众笑得合不拢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7年开始《脱口秀大会》上线第一季,直到去年的第三季,豆瓣评分也从开始的6.8分,飙升到了8.0分。

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脱口秀这类节目,也有更多的脱口秀演员被大众熟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脱口秀的舞台走出,承接广告、参加综艺,脱口秀的演员也慢慢被各大媒体所接受。

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加入到这个节目。

就像李诞在第四季开始时说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可以做五分钟脱口秀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脱口秀也开始接纳各行各业的人员前来表演。

比如此前最火的“车间女工”赵晓卉,就是从工厂车间走出来的脱口秀演员;比如今年的“黄埔交警”黄俊,再比如“肉食动物”组合的大木和晃晃,一个设计师而另外一个是游戏制作人,还有很多有着本职工作的脱口秀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一季中“成功女性”杨澜和“是真的吗”黄西的加入又让节目增加了很多看点。

杨澜犀利又不失典雅的点评,加上“在白宫说脱口秀”的黄西,完全将《脱口秀大会》节目拉升了一个档次。

本以为这一季的节目精彩度肯定十足,但第一期上线之后却让观众越来越迷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剧本”扑朔迷离

这一季的演员可以说是涵盖了多个行业,有交警、有魔术师、有设计师、还有英语老师等等。

脱口秀的老演员也悉数到场,本以为是“神仙打架”的名场面,却在呼兰惊险晋级、王建国和张博洋惨遭一轮游之后晋级之路变得扑朔迷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关注《脱口秀大会》节目朋友肯定知道,作为高材生的呼兰,从来没有让观众失望过,稿件的精彩程度一直都是被其他演员所羡慕的。

然而今年的呼兰,却踉踉跄跄地与毛冬进行到了抢麦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罗永浩都直言,“脚本写得非常精彩,讲的时候节奏不知道哪出了问题,感觉稍微有一点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手毛冬也看出来了问题,“我本来肯定不敢选呼兰,呼兰刚才可能节奏有点不是最理想状态,我觉得说不定,有可能能试试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最后呼兰还是凭借三灯打败毛冬晋级,但这个结果似乎超出了观众对呼兰的期待。

如果说呼兰惊险晋级也算是实力的话,那王建国和张博洋的一轮游更是扑朔迷离了。

王建国作为多季的亚军选手,实力也不小,何况从业近10年时间。

而张博洋虽然多次因为退赛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但编剧的身份自然不会让他实力逊色。

然而他们两个的表演着实让观众大跌眼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默契度就不说了,连整段的表演给人感觉都是临时攒起来的,都没有一个流畅的稿件。

罗永浩表示,“我觉得他们单独表演的时候我都很喜欢,但是我不知道,是因为时间仓促还是怎么样,就感觉临时凑的这种感觉”,“1+1小于1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张博洋坦言,“我俩写着写着就感觉有点1+1等于0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舞台上两个人有说有笑接受了这段点评,但让观众看得确实有点不能接受。

难道真的就是因为两个人脚本写的原因吗?

连之前如此优秀的演员都表演成了这样,这一季真的是有点扑朔迷离了?

到底是因为个人原因还是节目需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编剧们”如何编剧自己的角色?

其实原因也不难分析,当赵晓卉上台表演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一开始当赵晓卉上台的时候,说自己是赞助商的身份时以为只是调侃用的手段,当看到节目中确实有赵晓卉所说的赞助广告的时候就明白了。

虽然赵晓卉的实力还是不容置疑的,但节目还是逃不过“资本运作”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何节目如果没有资本的注入都很难走下去的。

就像这几季以来,越来越多的广告占据了一部分节目时长一样。不光节目组需要,赞助商也逐渐地在寻找可以合作的伙伴。

当资本注入的时候,节目将不再单纯。

有一些环节和结果就要受到制约。

节目需要更多的关注点和流量,比如这一季请来了“领笑员”杨澜和“选手”黄西。

杨澜明确表示,“自己就是观众,不考虑选手的气息和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西作为唯一一位在白宫讲脱口秀的“选手”,还要跟这些新人竞争第二轮席位,多少有点大材小用。

这就是节目的需要,需要更多的看点来吸引观众。

而王建国和张博洋也是一样。

看晋级座上坐的都是谁,程璐、呼兰、庞博、王勉等人,未上场的选手中还包括“脱口秀天花板”的周奇墨等人,这些人都是看着脱口秀在国内发展起来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王建国和张博洋,不能说是笑果文化内部竞争吧也差不多了。

节目需要新人,观众也需要新的关注点。老选手自然要让位,何况都是自己公司策划的节目。

再加上王建国的“谐音梗”和张博洋的“退赛梗”,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炮灰”。其实他俩的“被淘汰”也能让节目更加有看点,毕竟他们俩的编剧水平还是一流的。

给新人审审稿件,修改修改段落排版,也是能让新人更快成长的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总结

虽然第一集就出现了“爆冷”,但仔细分析之后也算是合情合理。

毕竟行业要继续发展下去,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脱口秀,就要有更大的支持和宣传力度。

想要有更好看的节目效果,台前幕后就要有人做出牺牲。

放弃自身的名利,一同为行业做出贡献,这样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就像德云社也一样,老一辈的相声演员更多的是抛头露面参加综艺,而新一辈的演员更多的是需要站台表演。

也算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良性循环。

点击关注,跟小聊聊娱乐圈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