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周一 20:00-20:30

武汉广播电视台科技生活频道

《生活全报道》栏目将播出

《三农品鉴官探乡村》系列节目

敬请关注!

也可以在武汉广电网及掌上武汉APP

观看直播和回放!

眼下,正是吃葡萄的季节。在东西湖区东山街道,就有一个以葡萄而闻名的群力大队,它在2020年,荣获了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今天的《三农品鉴官探乡村》,我们去感受一下群力大队的魅力。

湖北省优秀导游员 武汉市四星导游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农品鉴官 周厥美

“在东西湖有一个声名鹊起的网红村——群力大队,也被称作武汉葡萄小镇。他们生产的葡萄获得了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打卡。今天我也来到了群力大队,看看这里为什么能够如此吸引人。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三农品鉴官周厥美。”

作为一名从业十多年的导游,周厥美对美食、美景,有着最敏锐的感知。眼下,群力大队的“阳光玫瑰”葡萄正值丰产期,一串串圆润饱满、晶莹剔透挂在枝头,格外诱人,一下就吸引了周厥美的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植户陈海明随便摘了一颗最底部的葡萄,现场测试,葡萄糖度达到了16.9度。

东西湖葡萄的种植可以追溯到1964年,那时候是小规模露天种植。改变始于2010年,村里的西瓜种植户陈海明,敏锐地瞄准了葡萄市场,他联合其他6人组织成立巨龙海葡萄种植协会,引进大棚种植技术。第一年,葡萄在6月提早上市,以12元一斤的价格被抢购一空,而当时露天种植的葡萄7月才上市,价格才一块五一斤。

陈海明

武汉市东西湖区巨龙海葡萄种植协会会长

“第二年的时候,大棚葡萄在我们村全部覆盖了,这些年我们一共引进了有30个品种,真正现在就是沉淀下来的、适应武汉市市场的,现在只有两个品种,一个夏黑,一个阳光玫瑰,口感好、耐储运,而且挂果期长。我这里,星期六星期天,高峰期的时候每天可以接待六七百人。”

群力大队四面环水,独特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葡萄生长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像陈海明这样,引进三十个品种只为优中选优的种植户,则引领着葡萄 品质的提升、规模的壮大,也让群力大队成为名副其实的葡萄小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农品鉴官 周厥美:“杨书记,咱们群力大队的葡萄它一年的总产值有多少?”

东西湖区群力大队党委书记 杨勇:“整个群力大队大概有2000亩,控制产量的话每亩大概就3000到3500斤。我们初步测算一下,大概一年的产值在3000万左右。葡萄是我们的村民的一个主导产业,约有60%的人从事葡萄产业,在短期的务工方面,产业还可以辐射周边。”

在市、区农业农村局和东山街道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葡萄成为了群力大队的一张响亮名片,每年5至8月,不少游客纷至沓来,各种各样的葡萄元素让这里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农品鉴官 周厥美:“这是我们新鲜采摘的葡萄,我现在尝尝,皮脆,够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葡萄产业打响知名度的同时,群力大队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在持续发力。群力大队也叫遮湖岗村,是围堤垦荒年代,由多个自然湾聚集而成,房屋年代有些久远。2017年开始,村湾的外立面、市政道路、地下污水管网、绿化,着手进行了全面的提升。今年66岁的高国鹏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担任群力大队书记,对于如今花园式的居住环境,他颇为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东西湖区群力大队书记 群力大队文化志愿者 高国鹏:“这里变化非常大,可以说是巨大两个字。这片杉树林原来都是水,蚊子之类的很多,人都进不来,经过整治以后不一样,你看现在有凉亭、小桥流水、木栈道,环境很有诗情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群力大队还注重深度挖掘乡村传统文化,注重提升村湾的文化内涵。高国鹏等一批乡贤,就以志愿者的身份,义务寻访村内德高望重或者担任过村内职务的老人,编纂出珍贵的村史村志书籍,还参与创作村歌,传颂老一辈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味美价廉的“网红”葡萄、诗意盎然的居住环境、不断振兴的乡村文化,共同绘就了群力大队乡村休闲游的美丽图景。2020年,群力大队荣获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武汉广播电视台联合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新浪、腾讯推出《三农品鉴官探乡村》的系列活动。我们将招募一批“对农村生活感兴趣、对讲述农业故事有热情”的朋友,成为 “三农品鉴官”,和节目组一起实地探访武汉的乡村,见证武汉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

想成为三农品鉴官,

和我们一起去探访

别样的武汉新农村吗?

赶紧在“生活全报道”

“汤包TV3”

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报名吧!

下一位三农品鉴官,

也许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