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最早在《中医诊断学速记歌诀》中,就有对于脾虚一类症状的记载,脾虚者,大多气息虚弱,食欲不振,精神疲倦,并且多出现在夏秋,湿热交替之际。脾虚的说法来源于中医,很多朋友也想通过中医的方法来改善自身的脾虚症状,但往往效果并不显著。其实并不是你的补脾方法有问题,而是没有找准脾虚的真正病灶。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脾胃相连,所谓的脾虚,自然也和消化系统相关,是消化不好的症状。因此很多人在改善脾虚症状的时候,会采用中医上食补或者药补肠胃消化系统的方式来滋补脾脏。这样做是否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这里告诉大家:脾虚,并不单单是因为消化不好

我们可以从脾脏的功能机理来剖析。

在中医的说法中,脾脏在五行中属水,主要用于转化谷气和运转水利。说白了就是帮助身体将食物能量转化为身体能量,并且辅助水循环运行。

的确,如果我们肠胃或者消化不好,提供的谷气效率不足,也会影响到脾脏,造成脾虚的症状出现。

但不仅于此,脾,胆,肠胃同属于消化系统,不同的病灶决定着不同的脾虚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个两个例子:

①胆虚型脾虚。如果我们的胆囊出现问题,胆汁分泌异常,排毒功能运转不畅,吃下去的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也会受到影响,毒素累积并在脾脏中堆积转化,就会加剧身体的脾虚症状。这种就属于胆虚性脾虚,是需要着手用金银花,菊花等解毒养胆等中药进行调理。

②水利型脾虚。如果我们身体被湿气侵入,或者水分摄取过少,水利运转不畅,同样也会加重脾脏的负担,增加脾虚出现的风险。

也正是因为如此,想要用治理肠胃的方子来治理脾虚,在没有搞清楚真正病灶的情况下,是很难发挥作用的,甚至一些充盈胃气,刺激消化系统运转的中药干预,反而会加速脾脏的运转,提高脾脏的磨损度,增加脾虚的患得概率。还请大家治理脾虚一定要对症下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才行。

而对症下药的方法,除了根据自己的身体具体情况,接受专业的中医诊疗以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脾虚的症状分级进行初步鉴别诊断。不同病灶引起的脾虚,自然严重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级脾虚,也被称为脾气虚。中医认为,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气,气依托着器官进行运转,如果器官受损,第一时间损失的也是气。因此脾气虚,可以视为最轻度的脾虚。

症状特点:大便不成形,食欲不振,精神疲弱。

2级脾虚,也被称为脾阳虚。器官内阴气受损严重,阴阳失衡波及到阳气,阳气初步受损,就会形成脾阳虚。

症状特点:除以上症状外,还可能存在腹胀,腹痛,阴冷等情况。

3级脾虚,被称为脾阴虚。这个时候因为某些外界原因,导致脾虚症状进一步加重,脾阴气消耗殆尽。阳气无法调和,也就形成了脾阴虚

症状特点:除上述症状之外,存在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喉咙肿痛,上虚火等症状。

以上三种人,总体属于程度较轻的脾虚,并没有引起什么具体类型的疾病,只要通过生活和饮食的调理,大多都可以恢复正常,如果是以下三种级别,脾虚的朋友就需要通过治疗干预了:

4级脾虚:脾气下陷。阴气消耗殆尽,阳气调节损耗,双气匮乏,就是所谓的脾气下陷现象。

症状特点:腹部坠胀,长期腹泻,可能存在轻微脱肛或女性特有的子宫脱垂症状。

5级脾虚:脾不统血。脾脏双气匮乏得不到补充,就意味着血气没有媒介传达到脾脏,脾脏得不到血气供应日益虚弱萎缩。也就是所谓的脾不统血。

症状特点:经常心悸,呼吸不畅,失眠症状频发,并且长期伴随头晕,出血不止等异常疾病情况。

6级脾虚:脾虚湿滞。因为血气匮乏,双气萎靡的原因,导致外界的湿热之气趁虚而入,占据我们的脾脏,进一步阻碍身体的水气运转和谷气转化。继而出现脾虚湿滞的现象。

症状特点:面色蜡黄,四肢酸软困重,厌食现象更加严重,对油腻荤腥之物反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嘴里时常反甜,或因脾热;油腻,口苦,或因脾气失调;嘴唇肿大,舌苔肥大,或因消化滞涩,脾胃懈怠;嘴角,舌头生疮,有脾胃阴虚的可能;嘴唇发黑,无光,或者是发紫发白等,多为脾虚持续恶化,存在气亏,湿热等严重症状,需要及时调理治疗。

总而言之,以上是关于脾虚的轻重等级,代表性体表症状等大致参考,有脾虚隐患的朋友可以适当对照,将自己的脾虚严重程度进行初步诊断,继而更利于日后进行专业的调养和治疗。

最后,中医再给大家支支招,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保养脾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①饮食一定要规律。养脾的早餐,例如米粥,红枣,花生等等补气提亏的食材可以偏向选择;

②寒凉之物不要多碰。脾脏归类于消化系统,接触寒凉过多也会刺激到脾脏,提高脾虚的风险。

③尝试中医按摩。一些调理脾脏的穴位,例如腰眼穴,阳陵泉穴等等,每天轻按十分钟,或能很好的达到调理之效。

如果大家有什么更好地养脾日常方法,也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补充,帮助更多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食要清淡,油炸辛辣食物尽量少吃,烟酒最好不沾。内体积热也是导致便秘的原因。多吃水果蔬菜,多补充水分。 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性的熬夜,喜欢食生冷性寒之物,让外邪入侵,寒湿之气不断累积增多,阴阳失去平衡,胆囊收缩机 能减弱,胆汁减少,部分胆汁逆行反流入胃与胃酸作用对胃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成胃痛、胃胀、打嗝、烧心、嗳气、胃 酸过多、口苦等诸多胃的不适情况

根在胆,闲时抽空到附近郊野挖点苦菜,煮点汤,温饮,用电磁炉煮汤,原产地连云港灌南,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平时饮食宜少食多餐,尽量不要太迟休息,早上一定要食早饭。了解了这些,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针对性的处理,平时胃最重要的还是要养,尤其是生活中饮食规律的调整非常重要。

结语:值此夏秋交替之际,脾虚症状频发,但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补,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症状推断自己的具体病灶,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补脾,才能起到更好地效果,同时在生活中也不要忘记养脾的日常手段,打好健康基础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