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日,

阿富汗风云迭起,一夕变天。

阿富汗塔利班进驻总统府,

加尼总统出走异国,

首都喀布尔“和平”易手。

昨天,喀布尔国际机场

“大逃亡”的混乱与惨状,

再次震惊国际舆论

阿富汗民众扒美国军机起飞逃离

有人坠机身亡

塔利班8月15日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后,数百名阿富汗民众挤在喀布尔国际机场企图离开阿富汗。

社交媒体16日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架美军C-17运输机在喀布尔机场起飞后,有2个黑影从飞机上落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后有网友称,这是有阿富汗人躲进了美军运输机的起落架舱,当飞机起飞收起起落架后,他们不幸掉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日,身在喀布尔的中国人张先生(化名)告诉记者,他最初也怀疑视频是假的,但有当时在喀布尔机场附近的当地雇员告诉他,“视频是真的”。但事发过程他并不清楚。

阿富汗媒体:喀布尔机场混乱致至少10人死亡

总统带现金逃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时间8月16日,阿富汗黎明电视台报道称,从15日晚间延续至16日的喀布尔卡尔扎伊国际机场混乱中,至少10人死亡。

报道援引机场工作人员的话说,民众得知错误的机场民航航班信息,并在该机场所有民航航班暂停后继续涌入,且大部分人没有携带护照等旅行证件。

此外,黎明电视台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混乱发生时美军和其他国家的军队在场,试图撤离本国人员,并在人群涌入后鸣枪阻止人员进入,引发大规模踩踏事件,造成人员伤亡。

阿富汗总统加尼15日宣布,他已离开阿富汗。据俄媒报道,加尼乘坐装满现金的汽车逃离喀布尔。

一番惊涛骇浪之后,

余波仍在震荡,

也带出一连串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利班为何能速战速胜,

喀布尔政府又为何如此轻易言弃?

塔利班时隔20年再度归来,

是否意味着历史轮回?

阿富汗能否就此告别战争,重归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富汗政府军为何一路败退

当外界还在掐算攻势如虹的塔利班几时拿下首都时,它已如一枚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心脏”。

出人意料的不仅仅是塔利班来势之快,还有喀布尔政府交权之速。 政府军没有抵抗,总统、副总统迅速离境,一个苦心经营7年的政府就此垮台。

阿富汗权力更迭已成定局。只是,一个被反复追问的问题随着变天被再次放大:自美国与北约宣布撤军的三个多月来,塔利班何以能势如破竹,取得速胜?而号称带甲30万、被美国重金“武装”的阿富汗政府军却为何一路败退,乃至索性弃战?

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认为,这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踩踏效应或者说雪崩结果。

首先是美国政策因素。 由于美国决心从阿富汗泥潭抽身而出,为了体面撤离并给“后撤军时代”的阿富汗做好政治安排,特朗普政府启动美国与塔利班和谈,并明确要求阿政府与塔利班分享政权,这一决策对政府军造成很大打击。因为政府军无法对塔利班定性,究竟视其为敌军还是反叛势力,是平叛还是剿灭,政府军无所适从。从失去战斗目标到失去战斗士气和意愿,政府军自然无心恋战。

另一方面,美国相关政策也让塔利班接收到美方去意已决的信号,由此打消了塔利班对美国军事干预的顾忌,可以完全放开手脚,集中力量对付政府军。

第二是塔利班策略奏效。 在攻城略地时,塔利班成功塑造温和形象,尤其在早期攻占省会城市时展露无遗,减少了其他省会城市的恐惧和担忧情绪,认为即使缴械也不会遭塔利班清算和报复。

第三是阿富汗政府内斗激烈,削弱了政府的军事动员力。

第四是阿富汗权力结构与传统文化的影响。 阿富汗传统上是弱中央、强地方的权力结构,再加上推崇强者的传统文化,以塔利班当前势头无疑能所向披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副所长王世达也指出,阿富汗政府军“兵败如山倒”,不是因为阿富汗塔利班不可战胜,而是因为阿政府军战斗意志薄弱。从坎大哈、拉什卡尔加等城市的交战情况来看,没有经过多少抵抗,当地驻军就不战而退,不战而降,塔利班长驱直入接管市区。

一方面,阿政府军“为谁而战”的问题尚未解决,缺乏“一决雌雄、寸土不让”的作战意志;另一方面,阿政府军由美国一手扶植,已经依赖成习惯。美国撤军后,失去“主心骨”、还未回过神来的阿政府军已抵挡不住势如破竹的塔利班。

此外,在王世达看来,加尼离开阿富汗极其突然。他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一方面如其所言,是为了避免流血冲突。首都喀布尔是阿富汗最重要的城市,如果像1996年一样爆发战斗,势必将生灵涂炭。但核心原因恐怕是加尼对形势的判断。目睹过去10天的局势突变,加尼对阿政府军及当下体制丧失信心,认为塔利班夺权已是大势所趋。

这个历经苦难的国家何去何从?

城头变幻大王旗,权力棋盘将重置。对阿富汗来说,这个历经苦难的国家又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未来权力将如何移交、分配?共和国是否再度转向酋长国?这些恐怕是接下来最引人关注的问题。

从塔利班目前公开表态看,似乎有意建立一个包容性的伊斯兰政府,并且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国际社会的关切。

美联社援引塔利班一名官员的话称,塔利班将很快在首都的总统府宣布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这是1996年至2001年间,塔利班政权首次统治阿富汗时使用的国名。

8月15日,塔利班发言人沙欣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塔利班建立的阿富汗新政府将包含非塔利班的阿富汗人。

当被问及新政府是否将包括阿富汗前政府成员时,沙欣表示,现在公布名单还为时过早,但会试图让一些“知名人物”成为政府的一部分。

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15日在社交媒体上说,阿富汗已组建一个“协调委员会”,为权力的和平过渡做准备,并负责维护安全、法律和秩序。

总之,“新政府的统治类型和政权形式将会很快明确。”塔利班如此表示。

王世达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喀布尔的权力移交将是和平的移交。至于未来阿富汗采取何种政权形式,可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未来的阿富汗政府将不会是西方强调支持的,以西方民主制度选举出来的政府。“塔利班的态度很明确,不承认现行的阿富汗宪法,所以也不会同意按照西方式宪法选举产生的政府。”

第二,未来的阿富汗政府可能也不会是上世纪90年代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过去20年,特别是过去一两年,阿富汗塔利班一直反复强调,将尊重妇女权利和少数族群的利益。塔利班也清楚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伊斯兰教法统治过于保守,不让妇女获得教育、规定女性外出必须穿罩袍等做法,也在国际社会上不得人心。因此,重回上世纪90年代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可能性不大。

“无论未来政权以何种方式产生,未来的国家领导人是谁,阿富汗政权预计都将是一个伊斯兰色彩较为浓厚的政权。”王世达说,可能类似伊朗模式,即在神权最高领导下的共和国体制,但具体形式还有待观察。

朱永彪预计,未来建立的新政府将是以塔利班为主体的联合政府,前政府的一些要人或被纳入其中,比如前总统卡尔扎伊、阿富汗民族和解高级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等,但是塔利班将占据主导地位。“至于塔利班宣称将恢复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应该会是改良版,较以前温和,不会那么极端。”

博弈仍将继续

进入首都后,塔利班方面宣称,在阿富汗,战争已经结束。

那么,饱受战火的阿富汗是否就此告别战争、归于和平?

“自1979年苏联入侵以来,阿富汗没有一天真正意义上的和平。” 王世达说。

即使未来塔利班上台,王世达认为,阿富汗的安全也不是万事大吉,阿富汗“骨子里”的问题依然存在。首先,阿富汗普什图族、塔吉克族、哈扎拉族、乌孜别克族四大民族间的矛盾以及民族内部的矛盾是阿富汗的老问题。如果未来政权处理不当,显然会带来新的冲突。

其次,阿富汗境内国际和地区恐怖组织未来的去留问题,也将影响阿富汗的稳定与安全。根据联合国说法,阿富汗现有上万名外国战斗人员,包括“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组织在内。

此外,过去阿富汗问题由美国主导,美国一走了之后,阿富汗问题会从美国一家独大,变为美国、地区国家等各方势力共同作用的格局。

朱永彪指出,随着塔利班接管首都,重掌权柄已无悬念,阿富汗情势已进入另一阶段,但是博弈并未结束。内部权力重新整合分配、外部势力干涉、其他极端势力可能借机滋事等等,都将关联阿富汗的治乱走向。

与此同时,即便塔利班重新掌权,未来执政也绝不轻松,“它将面对过去阿富汗政府面对的一切问题。”朱永彪说。更重要的是,未来新政权面对的是一个更加破碎、撕裂的阿富汗。由于西方长期经营,阿富汗的意识形态更趋多元化,而不是传统铁板一块,都比较保守。与20多年前相比,城市人口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不仅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不少阿富汗人还受过教育,这些对新政权都会构成新挑战。

塔利班对此也有清醒认识。塔利班分管政治事务的领导人阿卜杜勒·加尼·巴拉达尔15日晚表示,塔利班下一步面临着确保安全和给国民带来福祉的考验。

国际社会关注

与塔利班以胜利者的姿态坐拥总统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及西方盟国却陷入“仓皇辞庙”的大逃亡中。

美国被讽刺遭遇“西贡时刻”,重演1975年撤离南越时的混乱一幕。直升机盘旋、使馆降旗、烧毁密件、继续增兵协助撤离……

大西洋彼岸的英国也大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态。首相约翰逊誓言撤出英国驻阿人员和帮助英国的阿富汗人,但他也承认“极其困难”。

英国保守党议员托比亚斯·埃尔伍德愤愤不平地说,“这完全是对西方的羞辱。我们组建了世界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最先进的联盟,但却被一支仅靠AK47和火箭弹武装的叛乱分子打败了。”

西方国家一边在仓促撤离,一边还不忘呼吁抵制塔利班。英国首相约翰逊说,不希望任何方面对塔利班做出双边承认。英国将与盟友合作,对新政权采取一致行动。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仍在密切关注阿富汗局势。 联合国安理会定于当地时间16日上午举行紧急会议。

8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阿富汗局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意愿和选择。中方注意到昨天阿富汗塔利班方面表示,阿富汗战争业已结束,将协商建立开放包容的伊斯兰政府,并采取负责任行动确保阿富汗公民和外国驻阿使团安全。中方期待这些表态能够得到落实,确保阿富汗局势实现平稳过渡,遏制各类恐怖主义和犯罪行径,让阿富汗人民能够远离战乱,重建美好家园。

8月1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重点就阿富汗局势及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

布林肯感谢中方参与阿富汗问题多哈会晤,表示阿当前局势正进入一个关键阶段。塔利班应表明与极端主义一刀两断,选择有序权力转移和成立包容性政府,期待中方也能为此发挥重要作用。美认可阿富汗未来应由阿人民决定,呼吁塔利班当前应确保所有希离阿人员的安全。

王毅阐明了中方对阿富汗局势的立场,表示事实再次证明,把外来模式生搬硬套到历史文化及国情截然不同的国家水土不服,最终难以立足。一个政权没有人民支持是立不住的,用强权及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多。这方面的教训值得认真反思。

王毅表示,中方愿同美方沟通对话,推动阿问题实现软着陆,促使阿不再发生新的内战或人道主义灾难,不再成为恐怖主义滋生地和庇护所,鼓励阿建立符合阿国情、开放包容的政治架构。

王毅强调,美上届政府宣布撤销“东伊运”的恐怖组织定性,在反恐问题上搞双重标准,这是危险的,也是错误的。美方应改弦更张,为中美涉阿合作以及国际反恐合作扫除障碍。

布林肯说,美中对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保持沟通非常重要。我同意美中实现和平共处是共同目标,希望双方寻求和开展合作。当然美中也存在明显分歧,今后可通过建设性方式逐步加以解决。美方重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不寻求在中国西部边界地区出现动荡。阿富汗局势演变再次表明,美中以建设性、务实方式就地区安全问题开展合作十分重要。

“美国在阿富汗留下更加复杂、动荡的局面。但20年来死去的无辜阿富汗人以及流离破碎的家庭,又由谁来负责?这或许是包括国际社会在内,所有人都需考虑的问题。” 王世达说。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廖勤 裘雯涵

部分内容综合自央视新闻、外交部网站、海外网等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