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年轻人,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发展?这几乎是每年毕业季反复上演的一场辩论。是否留在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纠结点,就是居住成本过高。无论买房or租房,都是刚毕业的孩子不堪承受之重。

而今后,这一老问题有了新的破局可能。

今年以来

保障性租赁住房

受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吹响了我国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号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7月2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自2021年10月1日起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2日、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多次召开会议不断完善、落实相关政策。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明确房住不炒,提出落实租赁住房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

国家强调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解决好大城市的住房突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州城区楼宇林立。王东明 摄

打造“浙里安居”品牌

让青年人能在城市“安居”

住有所居

也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意

浙江的目标,可以在近期发布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窥见一二,方案提出打造“浙里安居”名片。

其中,租赁住房的建设,就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方案提到,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压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促进地价、房价保持在合理区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1万套(户),多途径有效解决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的住房问题。基本实现城镇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建设棚改安置住房(含货币安置)13万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某住宅楼。郭其钰 摄

发展租赁住房,一方面可以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住房保障,另一方面也能起到稳定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作用。

杭州已新增超50.4万套租赁房给青年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中提到的许多要求,杭州都已经率先开始实施。

作为全国首批住房租赁试点城市之一,2017年8月,杭州就出台了《杭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方案》,提前开始试点多种保障“租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某“房企自持租赁住房”。图源 浙视频

截至2021年4月底,杭州多层次、多类别新增租赁房源有效供应50.4万套(间),来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的租房需求。

“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如今,杭州住房保障已逐步构建起包括公租房、人才专项租赁房、蓝领公寓、公租房货币补贴、高层次人才购房(租赁)补贴、大学生租房补贴为主的多层次、广覆盖杭州特色住房保障体系,同时启动了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杭州市政府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

宁波3年内一线环卫住房保障将全覆盖

“到2023年底,宁波市住房保障政策全面覆盖一线环卫工人,对1万余名符合条件的‘无房环卫工人’实现住房保障应保尽保……”

据“宁波发布”8月9日消息,日前宁波市住建局发布实施了《关于解决一线环卫工人住房困难的通知》,对一线环卫工人实施精准保障。

除了通过公租房渠道保障,宁波还将通过改善现有环卫职工宿舍条件、新增环卫职工宿舍数量等专用宿舍保障方式,为需要就近居住的环卫工人定向提供专用房源;通过租赁市场试点培育等市场房源保障方式,为环卫工人提供更多小套型低租金的市场房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波公租房小区和塘雅苑。宁波市住建局 供图

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

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

或将大大缓解刚需们的购房焦虑

为市场打入一剂长效的“镇定剂”

让有“一技之长”的人

在城市有“一席之地”、能“一展所长”

一“房”激起千层浪

各城市也在探索租赁住房的建设

让更多新市民、青年人筑个温暖的巢

2021年4月,住建部副部长倪虹提出,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人口流入多、房价较高的城市要科学确定目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建设和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帮助新市民缓解住房困难。

各城市2021年纷纷公布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目标。

广州市政府7月宣布,将在五年内筹集60万套(间)。

北京市在方庄商圈建设第一批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程,租客以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和年轻白领居多。

上海五年内要增加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目前首个租赁式住宅8月开放,预计租金在6000-8000元,是市场价的9折。

厦门通过“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相结合的保障方式,实现来厦新就业大学生等青年群体“5年内5折租房”。

合肥今年力争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2万套/间以上。并实施“技术工人租赁住房安居工程计划”,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按照90平方米、70平方米、50平方米,提供三年免费租赁住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云誉公寓内的房间。王坚 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表示,我国虽然探索建立了保障住房体系,但租赁保障房不足。以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为代表的新市民、青年人租赁住房需求较大,但租赁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结构不合理,租房难、租房贵现象普遍

据贝壳研究院调研,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珠海及广州等地租房压力较大,房租收入比不低于30%。一线城市房租收入比约39.23%,新一线城市约24.09%,二线城市约22.58%。

如何解决难题?张连起建议,可以实行“人地挂钩”,增加商品住房供给。同时加大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减免共有产权住房相关税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建部已明确,“十四五”期间,青年人多、房价偏高的大城市,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比例应力争达30%以上。保障性租赁住房要符合小户型低租金,缓解新市民及青年人住房困难。

综合来看,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体现“三多”多方主体参与、多渠道满足土地供应、多路径资金筹措,将起到稳定增长预期、稳定消费等积极作用。

那么

“十四五”时期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该如何把握政策要点

对此,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提出了四方面建议:一是要把握好保障性租赁住房面向的对象;二是要把握好建设标准;三是要把握好职住平衡;四是要做好租金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市民在房地产售楼部挑选商品房户型。韦亮 摄

一个城市有没有幸福感

居民最有发言权

通过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可以让更多人圆安居梦、筑幸福家

去释放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

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