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鲁道夫·史坦纳

作为家长,经常被孩子的问题问,我们也经常能发现类似的文章,“孩子故意威胁你应该怎么办”、“孩子不听话 打骂不管用 怎么教育”、“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做”、“孩子不听话可以送到那里管教”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博上有位妈妈发出了这样的微博,是现在家庭教育中常见的现象了:

现在试图跟孩子讲道理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她最近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你有你的感受我也有我自己的感受,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你不能勉强我接受你的想法。(这个场景是我说不辣她说很辣)
莫名被她噎住……

学会倾听孩子的真实内心

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任性、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情感的发育,超过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孩子的认知没有成人的多,只能通过情绪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家长能够识别孩子的情绪,找到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找到问题的本质,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之前看到过有位家长批评孩子钢琴弹得不好,孩子直接怼回来:“有本事你来啊”,家长在网络上寻求大家的帮助。

我们来冷静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说这句话,她在通过这句话表达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绪的来源不是没有缘由的,我们冷静分析一下孩子在表达什么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是自己在工作中努力的完成任务,却还是被领导批评工作不认真,这个时候自己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情景带入能让我们更快地了解孩子,孩子出现反击的语言或行为,往往是在向家长求助

因为沟通能力有限,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希望通过反发脾气、反击行动希望能得到家长的认同或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故事中的孩子,想表达的不一定是让母亲自己弹钢琴,可能是在表达:我已经很努力在练习了,妈妈还是不满意,是不是我真的很差劲

因为母亲的一句话,会让孩子产生负面的情绪,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亲子关系也会变差。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孩子接受和孩子不接受。当沟通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与孩子的沟通就会变成高难度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难度沟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双方极为强烈的 “情绪”。它一般有两种体现形式:一种是直接显现出来的,比如说孩子的反驳、反击的动作等等;另外一种是憋在内心的,被批评了不说话、不反驳,始终保持沉默,但内心却有很大的情绪波动。

无论是哪一种,它们都会导致沟通进行不下去,或直接崩盘。

尽量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

情绪是会传染的!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曾经有个段子,在公司被领导批评后的丈夫回到家忍不住说妻子做饭难吃,妻子很憋屈就骂孩子学习总是没有进步,孩子一边哭一边骂墙角的猫,这时候猫就很郁闷了,心想“身为一只猫我做错什么了就要挨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还有调查研究还表明,一个家庭的整体氛围很大程度取决于母亲的情绪”。

我们人人都追求平等,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孩子希望家长不要那么高高在上,凭借自己的经验让孩子去做某些事情

家长要学会蹲下来,用平等、平和的心态与孩子交流。我为妈妈洗头的时候,经常说一句话“低下你高贵的头颅”,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总能打开我与妈妈交流的话匣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家长们之前有些很有道理的话语,已经显得不那么合时宜了,闭门造车只会带来被动,家长们要与时俱进,与教育同行,为孩子带来更好的家庭教育

【今日话题】:你会跟孩子讲道理吗?你是怎么做的?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