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宾: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左);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右)

今年7月下旬,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整治的重点之一,便是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效能发挥不足问题。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增设网络保护专章,17款条例约束企业营造健康网络环境。那么,在“青少年模式”运行一年后的今天,它的落地成效如何?作为老师、家长,怎样才能把握好孩子使用网络的度?怎样为青少年撑起一片清朗的网络环境?

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记者澹台瑞芳就《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新增设的网络保护专章进行采访。采访嘉宾:佟丽华,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工作顾问、专家建议稿起草人。

话题背景:今天我们要关注这样的一则新闻——青少年模式侵犯未成年权益遭“起诉”?腾讯微信再迎整改。前几天,腾讯或被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北京海淀区检察院公告称,腾讯微信青少年模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侵犯未成年合法权益,涉及公共利益。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微信随后迅速回应称:将认真自检自查微信青少年模式的功能。8月7号,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也表示,公司于8月7号成立了“视频号青少年模式优化小组”,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体验,并升级了强化视频号青少年模式弹窗提示、市场限制等功能。

各大应用程序上线的

青少年模式现状如何?

郑宁:青少年模式始于2019年3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了“青少年模式”,通过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青少年模式现在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短视频、长视频的主要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

微信视频号的青少年模式在时间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上需要优化。例如,微信视频号的“青少年模式”密码与登录密码一致,通过登录密码开启。卸载重装后,微信视频号的“青少年模式”依然开启,但孩子可选择通过手机验证码的方式重新登录微信视频号后,再用短信验证码设置新密码,进而破解“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模式入口问题是世界难题

张爽: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举措,如何识别未成年人和监护人,是国内外所有网络服务场景的统一痛点——因为一旦识别或开启该模式后,再设置时间、消费管理等限制并非难事。

是什么原因的导致身份验证、青少年模式限制,层层失守?

郑宁:严格的身份验证需要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如果监管不力,平台容易缺乏投入的动力。

因此,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迫使互联网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青少年模式的登录验证制度,通过复合验证等技术来实名验证青少年身份,提高密码难度,防止过于简单、可无限次输入的密码存在的容易被破解的问题,避免卸载后重装即可绕开青少年模式的缺陷。

是什么促使青少年在“青少年模式”的防火墙下,还能“魔高一丈”?

张爽:多方面原因造成了这一状况。

一是网络信息非常丰富、便捷,它可以让青少年有一种足不出户即可拥有全世界的感觉。海量信息、实时互动、每个人都可以做主角......很多网页的设计、游戏的设计是充分分析了人的弱点,目的就是让人沉迷,比如无限滚屏,比如向你推荐你最喜欢的、最常浏览的,别说青少年,成年人也很难逃掉。

二是我们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出了什么问题。网络游戏可以给孩子目的感、价值感,可以做到实时互动沟通,在我们的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呢?我们有没有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分数、而忽视掉孩子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让他们不想跟我们沟通?我们以为自己了解孩子,但其实是自以为是;我们自己也常常过度依赖手机、没有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我们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让孩子充分地体验到有价值有意义非常充实,所以他们要去网络世界寻找寄托?所以他们会充分用自己聪明的小脑袋瓜魔高一丈。

过度使用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张爽:一是青少年的大脑处于高速发展期,长时间沉迷手机和网络游戏,比如每天3小时以上,就会开始影响大脑前额叶的发育,玩游戏、刷短视频时孩子们的大脑只有某一局部是兴奋的,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孩子学习、社会交往、高阶思维能力等,不及时干预,就会造成大脑功能的损害。网络成瘾还会并发很多生理问题,轻者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怕光、情绪低落、脾气暴躁,重者造成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

二是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建立的关键时期,我们已经在下大力气整治互联网环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互联网世界所呈现的内容仍然是多元复杂的,很多负面、消极、暴力等内容青少年不具备甄别的能力,隐蔽性强,我们看到不少案例,一直到孩子被性侵、受到伤害,家长可能才知道;有的孩子效仿网络游戏中的欺诈、抢劫、伤人等方式触碰法律底线;还有最近大家讨论较多的“饭圈文化”,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谩骂攀比等不良的信息和行为,实际上也对青少年健康的价值观有不良影响。

三是因为使用手机、玩网络游戏等诱因,较为频繁的出现了亲子关系紧张、青少年离家出走甚至更为严重后果的情况。手机也好、网络游戏也罢,其实不是亲子关系的根源和本质,但常常是“导火索”,怎样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的网络沉迷、不当消费、防范不良内容等,必要而关键。其实家长朋友们也需要反思,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网络,是不是我们的家庭教养方式出了什么问题?必须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否则会反复出现。

青少年模式是否就是拯救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的“救命稻草”?

郑宁:青少年模式是一个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应当对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精选适合未成年人的优质内容,优化内容池,这也需要更多资本和政策投入,激励内容创作者生产出更多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精品。监管机关可以通过行政指导、发布标准、执法检查督促平台履责。行业协会也应当积极制定自治规范,对平台采取青少年模式的情况进行评估,并通过信用监管等方式对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惩治。

如何让更多的家长更好的认知和用好“青少年模式”?

郑宁: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青少年的网络保护,家长不可缺位。然而,我国家长的网络素养普遍不高,无法有效规范孩子的网络习惯,面对孩子的沉迷网络行为,存在简单粗暴干预和放任不管两个极端。政府、社会和学校应当形成合力,加强对家长的网络素养教育,帮助家长学会使用青少年模式控制孩子的上网行为,并提倡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规则,培养孩子良好用网习惯。

学校对于青少年“三观”的塑造影响重大。中小学应当开设网络素养必修课,帮助孩子正确对待网络,不受不良信息的误导,防止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张爽:家长是非常关键的力量。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自控力上,如果孩子确实已经出现沉迷网络的征兆,必须要重视并从各个环节做好防护。从价值上,要逐步引导孩子认清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充分发挥网络世界的优势并主动保护自己、规避风险;从方法和策略上,要引导孩子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建立规则意识,协商规则并遵守规则,安排丰富充实的家庭生活,不要把上网玩手机作为一种奖赏机制。对于孩子在网络世界里做什么、看什么、玩儿什么、在与谁交流要做到心中有数。

可以预见的是,针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将会越来越严格,不仅仅是游戏行业,手机支付、短视频、通信社交等均会波及。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保护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环境,不能单单寄予“看得见的手”,还需要“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提供符合其心智发展的内容,如何设置适度的使用权限,仍然需要各网络平台继续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