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2亿,感染人数从1亿猛增至2亿,仅历时6个多月。据世卫组织最新数据预测,2022年初,全球新冠确诊病例总数将超过3亿例,而全球新冠感染人数是否会达到、以及多久会达到3亿,将取决所有人的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继今年2月公布一期数据之后,8月10日,以色列医疗团队再次公布新冠特效药EXO—CD24二期临床试验数据,接受治疗的90名患者中,超过90%的参与试验的重症患者在5天内治愈出院,刷新此前所有新冠特效药创下的临床治疗纪录。

从疗效来看,以色列新冠特效药似乎对于抑制新冠疫情是一个惊天利好消息,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特效神药频繁“翻车”依然热销

2020年1月31日,神药瑞德西韦一夜爆红。这一切源于顶级医疗期刊之中的一份治疗案例——一名美国新冠重患在服用瑞德西韦一天后,肺炎症状大幅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德西韦,原本只是吉利德公司的一款丙肝治疗药品,对于新冠的“神效”让吉利德启动了针对新冠的临床试验,但二期临床数据显示该药对重症无效,并且世卫组织同期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结论。即便如此,美国FDA还是大开绿灯,瑞德西韦在短期内成为了唯一FDA 正式批准上市的COVID-19治疗药物。而结果就是,瑞德西韦热销全球,2020年销售额为28.11亿美元,2021H1销售额更是达到22.85亿美元,其疗效更是被韩国充分肯定。

近期,瑞德西韦三期临床数据公布,数据显示该药降低了患者发展到疾病更严重阶段的可能性,似乎“神药”再次回归,但截至发稿,世卫组织并没有认可瑞德西韦治疗新冠的身份。

但纵观市场,吉利德依然是全球新冠特效药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在2020年疫情期间,吉利德Q2总销售额出现10%的下滑,并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但5月瑞德西韦获批之后情况直接反转。财报显示,吉利德全年产品销售额达到244亿美元,同比2019年增长了10%, 主要归功于瑞德西韦的强劲销售。而也是在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这一年,吉利德210亿美元巨资收购抗肿瘤药品公司Immunomedics,转型大分子药物和抗肿瘤药物领域。

在瑞德西韦之外,世卫组织研究数据显示,羟氯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抗病毒药物以及干扰素治疗在防止新冠肺炎患者死亡或缩短住院时间上几乎没有效果,而单克隆抗体和新型抗病毒药物是新的评估方向。目前,对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来说,地塞米松仍是唯一被世卫组织认可的有效药物。

相比瑞德西韦的“绿灯效应”,地塞米松的影响就非常有限了,自上世纪60年代起该药一直用于减轻多种疾病炎症,并且生产厂家众多。国内的天药股份、溢多利就是生产地塞米松的大型企业,对世界市场也有输出,但在新冠治疗领域影响微乎其微,原因在于大剂量激素类药品显著的副作用,国内地塞米松板块整年只是在2%范围内左右横跳。

以色列神药存在局限性

针对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瑞德西韦依然是被欧美市场认可的药品,但从疗效上看并非“特效”,但其出色的销售数字却刺激着全球医药公司的神经,以色列的新冠特效药EXO—CD24正是有的放矢。

目前,全球主流的新冠特效药主要围绕抗病毒、中和抗体方向展开,而EXO—CD24另辟蹊径,从外泌体方向展开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显示,新冠(COVID-19)重度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源自免疫系统的过激反应,即“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在风暴之中,自身的免疫系统导致了病患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以色列教授艾柏(Nadir Arber)推出的新药EXO—CD24基于名为CD24的蛋白质,它可以利用外泌体抵达肺部,防止细胞因子风暴过度反应,进而治愈新冠重患。

因为EXO-CD24并非直接介入人体免疫系统,只是在外部抑制细胞因子风暴,进而针对进化的新型冠状病毒也具有相同功效。官方宣称,EXO-CD24只是作用局部,应用广泛且无副作用。患者连续5天每天吸1次EXO-CD24数分钟,就能让CD24蛋白直达肺部,但该药品也并非完美。

比如,该药针对过激免疫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展开药效,但针对免疫力不足、响应不够的中老年群体是否有效?官方版并未披露信息。实际上,很多中老年新冠的重症是由于免疫不足导致的自身原本基础疾病加剧的情况,与以色列新药的原理截然相反。

当然,不可否认,EXO—CD24仍是一个具有潜力的药物,并且此类药品并非以色列的独有技术。此前,美国OncoImmune(昂科免疫)曾推出过相似的CD24-Fc免疫抑制蛋白,尽管无法抗病毒,但临床试验显示可以有效抑制免疫风暴达到短期治愈目的。而EXO-CD24突破的关键在于局部给药,以及小剂量局部应用。目前,该模式不仅在新冠范围,在广泛的抗肿瘤领域都有应用。

特效药治疗频出 国内外激烈竞逐

以色列的EXO—CD24并非唯一在研的新冠特效药,抗病毒方向以及大分子、小分子的中和抗体方向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在本次疫情期间获得了大范围的临床实践,“三药三方”脱颖而出成为独特的特效药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病毒类新冠特效药属于发展类型较早的品类,但目前效果达不到“特效”级别。目前包含了非典时期使用过的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流感的法匹拉韦、治疗HIV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过敏的地塞米松、治疗关节炎的托珠单抗以及“神药”瑞德西韦等等,但这些药品的单品效果较差,其中一些品类长期使用会出现较大副作用,目前单品效果并不理想。

相比之下,中和抗体方向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其中大分子领域,可以实现在新冠病毒发作早期、中期以及重症期都有很好的效果。目前海外再生元与罗氏、礼来与君实、葛兰素史克(GSK)与Vir生物等企业生产的产品,均已获得紧急使用授权(EUA),并处于临床III期阶段,预计今年至明年初会陆续有产品获批上市。而国内市场,腾盛博药与神州细胞相关产品也达到临床III期,几乎与国外企业同步,有望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批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而绿叶制药、复宏汉霖、济民可信以及中国中生都处在研发竞速当中。此外,国内的舒泰神也在抗细胞因子抗体领域与礼来、天境生物展开竞争。

在小分子领域,国内开拓药业的AR拮抗剂普克鲁胺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开展三期临床,并于今年7月获巴拉圭首个紧急使用授权(EUA)。并且已经与复星医药达成商业化合作协议,复星医药获得普克鲁胺在印度和28个非洲国家的独家注册和商业化销售权益,并直接与辉瑞、罗氏、Merck等国际企业相关产品展开竞争。

中药效果堪比特效药 中药企业全球影响力上升

相比西药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冠特效药事业,中药在本次疫情期间影响力也逐渐提升。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临床筛选出的“三药三方”疗效确切。

“三药”即同仁堂的金花清感颗粒、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以及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注射液。这三种药物都是前期经过审批的已经上市的老药,这次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金花清感颗粒是2009年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中研发出的有效中药。该药对治疗新冠肺炎的轻型、普通型患者疗效确切,可以缩短发热的时间,不仅能够提高淋巴细胞、白细胞的复常率,而且可以改善相关的免疫学指标。

连花清瘟胶囊在治疗轻型、普通型患者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在缓解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方面疗效明显,同时可以有效地减轻转重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促进炎症因子的消除,主要用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早期和中期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出院率,减少重型向危重型方面的转化概率。

“三方”则是指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这三个方剂。清肺排毒汤是源自于《伤寒论》的5个经典方剂融合组成的,经过临床长期的观察,清肺排毒汤显示出了在阻断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和危重型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在重型和危重型抢救过程中也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清肺排毒汤是国家诊疗方案中推荐的通用方剂。化湿败毒方和宣肺败毒方是黄璐琦院士团队和张伯礼院士团队在武汉一线的临床救治过程中,根据临床观察总结出来的有效方剂,在阻断病情发展、改善症状,特别是在缩短病程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

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将治疗新冠肺炎纳入到“三药”的新的药品适应症中;“三方”中的清肺排毒颗粒和化湿败毒颗粒,也已经国家药监局批准,获得国家的临床试验批件。

特效药无法阻止新冠蔓延 疫苗地位不可撼动

即便众多中西特效药即将或正在上场,但特效药并非万能,也并不能成为阻断病毒传播的利器。以新冠为例,研究显示,在使用特效药治疗中、重症状病患之前,病毒就已经开始烈性传染了,相比众多危险的病毒,新冠的最大危险正在于这种传播性。

而感染治愈后并非没有代价。针对欧洲地区新冠自愈后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患者拥有30%的风险患上长期呼吸困难、记忆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而病毒的风险正在于此,不仅仅是针对个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也是带给全体人类的高比例健康失衡以及长期医疗负担。

实际上,相比“神药”,对于新冠疫情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款阻断感染的超级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