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以前的人多力量大,到后来优生优育的计划限制,直至现在的放宽允许三胎。

虽然人口政策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进的,但也离不开专家的实践研究和大力倡议。

“解放后,各方面的条件都好起来,人口的增长比过去也加快了。近几年人口增长率已达到30‰,可能还要高,照这样发展下去,50年后中国就是26亿人口,相当于现在世界总人口的总和。
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恐怕中国要侵略人家了。要和平共处,做到我不侵略人家,也不要人家侵略我,就非控制人口不可”

这是马寅初在北大时的演讲,不得不说他的想法很超前,但50年代就提出控制人口的概念实在是不合时宜。

彼时新中国刚成立,对内恢复经济生产需要大量人口,对外打破资本主义封锁需要人口优势。当时,多生是响应政府号召,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这也就不难过,马寅初的理论在当时会被抵制了!

马寅初为了推广自己的人口理论,大开脑筋,他甚至认为农村人口太多是由于晚上没电。结果遭到主席反驳,说马寅初家有电,生了七个。

一样

这位提出要计划生育的马寅初,事实上娶了两位妻子,生了七个小孩。

马寅初是个怎样的人,事实上他很矛盾

他所在的马家七世酿酒,从清朝开始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如果不出意外的,马寅初也会从事酒水这门行业。

可是马寅初喜欢读书,在他想要继续深造时遭到了家里的拒绝。

马寅初拼命争取继续求学的机会,他的父亲无奈之下以成婚为由 ,希望其收心

在牺牲自由恋爱的前提下,马寅初的求学之路得到继续,先是在天津的北洋大学,直至到国外的哥伦比亚大学。

马寅初矛盾的点在于,不满原生家庭的限制,却又不得不与其妥协。

马寅初是新式文人 ,他严格遵守着一夫一妻制,哪怕感情是被安排的,他也恪守着自己的准则。

马寅初与他的妻子虽说没有共同语言,但在责任的驱使选择了包容下,哪怕是后来飞黄腾达后也没有休妻。

长子早夭,成为马寅初一生的遗憾。虽然后来妻子接连生了三个,但都是女孩。

马寅初骨子里其实还是传统的,颇为认同传宗接代。

他纳了一名13岁的小妾,而且小妾还是他女儿的同学。

小妾刚开始生的都是两名女孩,马寅初有些失望。好在后来够努力,终于有了两名男孩,这让马寅初颇为满意。

马寅初后来剩下的那些子女怎么样了?

就像三国时诸葛家族四处分散一样,马寅初子女有像他一样留在大陆,也有加入国民党的,还有定居在英国美国的。

除了第一个早夭的孩子外,凭借着马寅初的余荫都过得不错。

马寅初1982年去世,当时他已经101岁了,算是高寿。

至于如何评价人口学家,官方依旧是高度褒奖

这为

哪怕是去世后,1993年的首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荣誉奖”被颁给了他。

还有,在2019年9月25日,他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个人。

而普通人如何看马寅初,则是充满着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