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刚施行的时候,有居民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分类’,不愿意分。”上海徐汇区虹梅街道航天新苑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潘惠芬说,上海施行垃圾分类初期,社区组建了垃圾分类小组,每天早上有专人守在垃圾桶旁边指导垃圾分类,对于不愿配合的居民,工作人员会亲自拆分垃圾。
如今,居民们会主动进行垃圾分类,“长期住户已经习惯了,偶尔出现问题的可能是一些流动性较高的租户,我们会去进行沟通。”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两年来,上海居民逐渐习惯垃圾分类,虹梅街道的变化正是上海施行垃圾分类的缩影。
8月19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两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介绍了上海垃圾分类的最新进展。
“三增一减”成效渐稳定
《条例》施行以来,垃圾分类这场全民参与的“新时尚”行动在上海全面开展。
两年来,全市生活垃圾量“三增一减”的成效渐趋稳定,比2019年7月1日《条例》施行前,2021年上半年,全市干垃圾控制量14847吨/日(同比下降28%),湿垃圾分类量10311吨/日(较2019年增长约89%),可回收物回收量7104吨/日(较2019年增长约1.65倍),有害垃圾分类量2.02吨/日(较2019年增长14倍)。
同时,上海通过不断地摸索优化,垃圾分类的难点问题也有所突破。全市已经全面实现沿街店铺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道路、公共场所废物箱投口改造不断探索推进,各区积极开展了更具引导性、适应性、标志性可回收物废物箱投口改造,目前全市已完成近9000组道路废物箱投口改造;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实效有所提升,上半年,全市70家三级乙等以上医院、58所高校的垃圾分类达到“优秀”水平,11个交通枢纽实现达标。
在7月底,上海各区、各街镇及重点公共机构和场所的垃圾分类综合考评结果中,全市16个区和220个街镇都达到“优秀”水平。
志愿力量推动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也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辅助力量。
2021年,全市第二批“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特色社区”已完成选树,全市第二批72支“上海市垃圾分类街镇志愿服务队”同步成立。截至目前,上海已正式成立125支“上海市垃圾分类街镇志愿服务队”,力争在2022年实现全市所有街镇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两年来,各街镇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注重打造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区域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总结提炼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创新形式和实践案例,不断激发基层社区的工作活力,形成了一批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特色社区。
比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聚焦日月光中心、中海环宇荟、凯德晶萃等多个大型综合性商场和商务楼宇,结合黄浦区“五零”行动(即垃圾分类“零”误投、点餐用餐“零”浪费、过度包装“零”买单、一次性用品“零”使用、再生资源“零”丢弃),积极探索新途径、尝试新方法在从源头降低垃圾产量,开展以“一杯之力”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公益项目,激发了企业白领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8月19日,首批上海市垃圾分类明星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并由上海垃圾分类形象大使王汝刚担任队长。首批上海市垃圾分类明星志愿者服务队从“文艺团体”“物业管理”“餐饮饭店”“医疗卫生”“高等学校”“中小学生”“酒店宾馆”“行业劳模”“物流快递”“科技企业”等10个行业(领域)中定向招募,选取了一批先进人物作为代表,比如:著名喜剧演员、上海市垃圾分类形象大使王汝刚,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李影,参与垃圾分类系列知识读本编写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勇,自主设计厨余垃圾专用袋“白菜拉拉袋”的文莱中学学生施源等。
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强化源头减量、强化分类投放、强化回收利用、强化设施建设,并充分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等平台,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切实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确保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标如期实现,使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城市前列,持续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