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兵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深度军事】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摘要:最近网上出了一段视频,标题就是《我偷拍了靖国神社》,给人感觉一来就是靖国神社不允许拍摄,所以只能偷拍。二来在靖国神社偷拍就好像是什么英雄爱国壮举似的。但如果你真去过靖国神社,就知道对于参观者的拍摄完全是开放的,随便拍,想怎么拍就可以怎么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网上出了一段视频,标题就是《我偷拍了靖国神社》,给人感觉一来就是靖国神社不允许拍摄,所以只能偷拍。二来在靖国神社偷拍就好像是什么英雄爱国壮举似的。但如果你真去过靖国神社,就知道对于参观者的拍摄完全是开放的,随便拍,想怎么拍就可以怎么拍。

起这样的标题,无非就是哗众取宠博眼球,好像日本人在靖国神社是偷摸偷摸供奉,内容一律保密一般。实际上靖国神社是随便可以进去的,不论你是外国人还是日本人;只需要你花800日元,也就是相当于人民币50元,买一张参拜劵。是的,不叫门票,不叫入场券,一律叫参拜劵。管你是来旅游,参观,还是真来参拜的,只要你要想花钱进来,就都得叫参拜劵。而且在里面拍摄也是完全开放的,没有任何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号关联视频号“老周新观察”,可在站内搜索,同时全网各大视频平台同步推出,敬请加关注多支持】

下面,我就贴出我九年前(2012年)写的老文章《军国招魂地——靖国神社之行》,让大家来了解一下靖国神社。

很少有中国人不知道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更少有人不知道当年一些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的牌位就供奉在这所神社里,这就是最初叫东京招魂社,现在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占地近10万平方米。1869年,明治天皇为了纪念那些帮助他重掌大权在与幕府交战时的战死者,创办了“东京招魂社”。10年后的1879年正式更名为“靖国神社”。“靖国”二字据说源自《春秋左传》中的“吾以靖国也”,表示为国殉职。至今为止已有二百四十六万多个在历次战争中战死者的军人被作为“靖国英灵”供奉于此,其中有二百三十四万多,约占90%以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而且都是有名有姓的。靖国神社供奉的这些人里,也有一些中国人熟悉的人名,如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决策者之一东条英机,以及南京大屠杀主要罪犯松井石根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靖国神社,抬眼就先望见门口那个巨大的鸟居——所谓鸟居就是神社门前牌坊一样的建筑,在日本文化里是表示凡人生活的俗界尘世与神人生活的神域的界限,跨过了鸟居,就表示进入了神域,所以言行举止就得格外注意了。鸟居旁有十米高的“靖国神社”石碑立于路右手。靖国神社的鸟居被誉为日本“第一鸟居”,高达23米,后边的路面立有金属杆,防止汽车进入。大鸟居其实是1921年完成的铜铁制门,1943年解体后熔化被用于制造军工产品。解体之后大门改为木制,现在的第一门是在1974年重建的。

穿过大门继续前行百米,路中央是大村益次郎的青铜像。大村是靖国神社创始人之一,创建日本近代军制的改革家。铜像在靖国神社的显著位置,恰如其在日本近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图来自网络】

走过鸟居之后是神门,遍及各处的明治等历代天皇“御笔”和皇室的菊花徽记,显露出靖国神社的特殊地位。 看到靖国神社平面图。我们即是从右手侧的正门而入。主要有“三殿一馆”,即拜殿、本殿、参集殿和游就馆。在进游就馆之前,还看到了母亲铜像,帕尔博士彰显碑等;母亲铜像是1974年建立的,为了向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独自抚养孩子的母亲表示谢意。为什么不想想难道不是这里供奉的一些人发动的战争,才使无数人失去家庭吗?帕尔博士的碑就有意思了,于2005年建立,是当年东京裁判的法官当中,唯一提出被告团全体无罪的意见书的帕尔博士之显彰碑,显示出靖国神社对太平洋战争的认识。

进入“游就馆”,游就馆位于靖国神社的东北角,是为了保存、展示供奉在靖国神社内的“祭神”,包括遗物、资料、武器等与战争有关的历史遗物而建的,并于1895年开馆。大厅中有很多的武器展览,包括二战中日军使用的那些没有起落架的飞机等。游就馆名称取自《荀子·劝学》中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一句。日本人对中国经典的用法常常有些奇怪。“游就馆”应是死得其所的意思吧。 大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零式战机,150毫米野炮,忍不住上前去合影一张,想想当年的神风队员,应该没有我此刻的心境。所以也就不能用愉快轻松的心情来参观了,游就馆展览的入门展板,也是整个展览的定调:西方列强欺负大东亚,而日本如何实施了军事强国战略,率领大东亚进行抗击。继续看,整个展览简直是没有一丝一毫“和平”二字的意味。大量的血书、遗物……。

真正刺激中国人的,是二战期间几个关键时刻关键人物的遗物展示,譬如被东北军秘密处决成为引发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和借口之一的中村震太郎,譬如被虹桥守军击毙引发上海抗战的大山勇夫,譬如一二八淞沪之战中的日军“肉弹三勇士”,譬如挑起卢沟桥事变的一木清直。

实际上馆内的展品很有限,日本作为战败国,不但曾经在战争期间展示的战利品被悉数收回,而且本国军队的武器也被收缴一空。所以墙上的照片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发现了东条英机,和军曹的头像放在一起。东条英机的照片,注明了法务死,也就是不是战死,而是被执法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几个和中国有关事件的描述的展板。关于南京事件,竟然写到日本军方如何遵守纪律,保障城内居民的和平生活。每年的靖国神社官方的参拜仪式是在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战败的那一天。

看完游就馆的感受就是,游就馆里虽然没直接宣扬军国主义,但里面没有一张照片和一句解说词可以让你捏住把柄,这个展览对知道那段历史的人没用,洗不了脑,反而可以看到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但要是不知道那段历史的小孩或老外,却很有欺骗和迷惑的作用。它自始至终就不说这些战争(仅比较大的就有戊辰战争、西南战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日中战争、太平洋战争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或者就是极为简明扼要 ,举个例子,有一块展览板的题目是:从日俄战争到满洲事变 ,二十几年的历史就只有几行字:日俄战争的胜利和之后的韩国合并,虽然解决了日本的安全保障问题,但国际形势并没有停止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本着日英同盟的情谊,日本向德国宣战,在攻占青岛和南洋诸岛的同时还向地中海派遣舰队以及出兵西伯利亚。大战结束后,没有批准国联条约的美国想通过华盛顿会议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引进新秩序, 但是中国从辛亥革命开始的民族意识和排外感情要求废除既有不平等条约。在东北发生的排日运动和在东北日本人的危机感成为了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游就馆的手法:用真实的照片,真实的文物来指东言西,偷换概念。不提战争的起因,不提日军的残虐。世间公认日军在亚太地区制造的万人以上的 屠杀案:南京大屠杀,新加坡大屠杀,马尼拉大屠杀,巴丹死亡行军和泰缅铁道全是这样既不是完全不提,也不是完全否认,而是不知所云似是而非的说明了一番。

而日本的靖国神社在今天许多西方国家看来,是被当作东方特色的国家英雄纪念碑来看待的,所以,先后有阿根廷、泰国、秘鲁、智利、巴西、法国的海军,以及美、英、德、意大利等国的其他军种前来参观纪念。而太平洋战争期间,由于日军赶跑了东南亚的英、法、荷等西方殖民者,为东南亚国家在战后的独立确实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所以,东南亚国家中,除了越南、新加坡外,几乎多数国家的元首或政要都曾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最后,从馆内的留言本就能看出某些日本人的态度,其中一人就用日语写道:“美国是史上最大最坏的侵略国家,而日本是正确的。”只有一个用英文写的留言:“such propaganda is not conducive to peace”,翻译成中文就是这种宣传无助于促进和平。有这样的邻居,怎么能安寝呢??

(本文照片除图4外均为作者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