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了又防,防不胜防。大数据杀熟,越打击越隐秘?

7月底,王芳和家人去西部旅游,在一款APP上定住宿时,一个原价1088元的家庭房,显示扣除了高铁钻石价164元、高铁用户价164元、十亿豪补价46元、折扣券22元后,支付价是692元。

王芳心想,折扣力度还挺大。但转念又想,不妨看看别人手机上这个房间多少钱。

果然,不常定酒店的王芳老公的同款APP里还多了几十元新人优惠券,算下来比692元更低。

第二天,王芳想定另一个城市的酒店时发现,老公这款APP上同款酒店同款房间,因为少了高铁钻石价这一条优惠,又比王芳的贵了几十元——前一天定了酒店的王芳老公,再次订酒店时被默认为了杀熟对象?

一面是政策规范禁止大数据杀熟,另一面则是琳琅满目的优惠券随着消费者每一笔支付而隐秘形成,再以何种方式、用于何种产品的优惠,其实她早已蒙圈了。

王芳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大数据和AI技术的应用,使得商家可以设计更加复杂的算法,更加隐蔽地对用户进行杀熟,而且差别化对待可以做得更为有理由、更为隐蔽。例如此前很多用户反馈过的某些网购平台会根据用户的使用年限、消费记录等数据,为其“量身定制”过高的价格。

鉴于“大数据杀熟”这种主观故意的精巧设计,因为采取了系统化、自动化、批处理的方式来执行,发现问题时,被杀熟的人往往需要和其他不同人一起举证,还得面对各种不同的优惠措施的“掩盖”,投诉问题非常难。

8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进行三审,对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再次做出了专门规范。

也有专家建议,《个人信息保护法》应考虑建立“吹哨人”制度,效仿金融监管领域的重奖制度,鼓励企业内部人举报“大数据杀熟”等违规行为。

而且,能否成立拥有点评、比价、测评等权利的第三方独立监督机构,强化其对“大数据杀熟”等违规行为的外部监督,使之成为政府监管的有力补充,更是破解隐秘状态下杀熟行为的有力举措。

此外,为什么“大数据杀熟”屡禁不止?利润是个非常大的因素。

所以,最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能否提高对此类行为的处罚水平,通过一些标志性案例的“天价罚单”形成行业警示效应?

不止王芳,更多用户希望消费环境能够透明公正,而不是被科技“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