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朝廷风雨飘摇,社会动乱不堪,在这种环境下的诗人,他们的诗普遍充斥着灰暗的基调,诗文大致体现诗人报国无门的无奈,也能体现诗人对当朝腐败局面的悲叹,还有对疾苦百姓同情的感叹。在晚唐诗人中,刘驾是一位充满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揭露晚唐社会的,其诗遣词造句奇特,在当时绝对算是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刘驾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晚唐,提到刘驾就必须与曹邺联系到一起,两人交情非常之深,在曹邺的诗文中就有个别诗文是赠予刘驾的,可见二人的关系非同寻常。在刘驾现存的诗篇中,有十首乐府题材诗篇,他并非阿谀奉承之人,写乐府诗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因为唐朝历史上一次大事件发生,让其欢天喜地,将真心实意的情感抒发于诗文之中。

这件事便是收复河湟。在地里位置上,河湟与长安非常近,而且在安史之乱后,一直被外族占据,收复河湟一直成为唐王朝最迫切要做的事情。不仅朝廷迫切收复河湟,就连老百姓和诗人们都认为必须将河湟拿回来。诗人杜牧就曾在诗文中极力主张抵御外族,收复失地。当然不管什么原因吧,总之河湟被唐朝收复了,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刘驾围绕收复河湟,写下了十首乐府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刘驾现存的诗歌中,也就仅有这十首是积极向上的,欢天喜地的,其他的诗均是对现实的抨击和揭露。比如,晚唐时期的科举考试,由于当时舞弊情况颇多,诸如李商隐、杜牧这些名人都是受到提携才得以中第,好友曹邺同样如此。在刘驾备考期间,好友曹邺早两年已经入长安,估计也没少给刘驾活动关系,最终刘驾也得以中第。但是刘驾对于这种“走后门”中第极为不耻,他认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刘驾极为喜欢用反语,文字表面是褒扬,细究会发现其实是反语,这种用词方法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值得一提的是,晚唐朝廷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战乱频繁,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刘驾用诗文,写下不少反战诗篇。他不描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而是利用典故讽刺当下的现实境况。另外,在内忧外患之际,新旧官宦却过着奢华的生活,富贵人看不起穷人,刘驾对此非常不满。他写下诸多诗文,告诫世人,贫穷与富贵是无常的,一不留神可能从天上掉到地上,没必要看不起人,这是诗人对当时过着奢华生活的官宦人的警告。

他同情百姓,同情在战乱中过着不幸生活的人们,他也同情商人,在战乱时期从商,很可能会一无所有,更不幸的是可能葬身鱼腹。这些诗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污浊与混乱,揭露朝廷腐败的一面,讽刺那些在战乱时期却过奢华生活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来讲,虽然刘驾写过十首乐府诗,但这些诗并非对朝廷的阿谀奉承,或者谄媚当朝皇帝,他无非是因为大唐收复了河湟而喜悦。其他诗篇均有现实主义的色彩,他揭露,他批判,他嘲讽,他痛骂,他同情百姓,同情不幸的妇女,同情那些因为吃饭而必须去从商却遇到无可挽回灾难的商人。

在语言方面,刘驾善于用反语,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存在与当时诗坛行文习惯天差地别,可谓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刘驾十首诗作,体会他的行文及文字背后的深意,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他的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