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胡哥图片文字均为原创,侵权必究,已授权维权骑士全网维权。

上一篇文章胡哥回忆了一次在千年古县襄陵县与文庙大成殿的半面之缘。虽然有遗憾,但总算是看到了,算是打卡游吧。

带着不那么满足的心态,就随意地在襄陵镇东街村逛了逛,因为还有下一个行程,所以时间很短。

没想到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竟然又发现了一个惊喜,看到了另一处文物古迹,回去一翻资料,发现还遗漏了一处文物古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是惊喜之中有遗憾啊。旅途的偶遇就是这么奇妙,你永远想不到遇到的是什么。

从文庙侧面的小巷出来,胡哥一行钻进村中的小巷里四处走访,遇到一位老人,就问,村里还有什么古代的建筑物呢?

老人抬手一指东方,那里有一座古塔,快两百年了。想看的话去看吧。既然听到了,那就去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绕过几条小巷,远远地就看到了一节塔尖。走近一看,有意思的是,路边的电线杆上,还挂着一个广告牌“尖尖塔食品加工”。在当地人口中,这个塔就叫做尖尖塔。

走到尽头,看到了塔的全貌。这是一栋九级八面实心砖塔,青石塔基,第一级高两米多,每面中心嵌一块石碑。

二层比较特别,下半部分是外凸的花墙,上半部分一直到第五层,都是一样的样式:每面阴刻拱券门,漆成了红色,上面砌砖雕门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面门匾上的字都是两个,字体都不一样。词语有腾蛟、毓秀、钟灵、兑悦、明离、拱极、龙翔等。

第六层则按方位阴刻八卦符号,七层与五层类似,门匾位置多了两个装饰,八九层则辟拱券门,进深较深。

七、九层的每面檐角,挂有风铃,微风佛过,玲玲作响,清脆而悠远,倒是个宁心静思的好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县级文保单位襄陵文笔塔,也叫文峰塔,形似毛笔,俗名尖尖塔。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同治年间增修,高30米。

塔的东北西三面是民居建筑,如果不知道的,从远处是看不到的。走到近处仔细看,挺耐看的。

众所周知,文峰塔一是和古代的科举考试有关,二是和古人迷信的风水有关。因为在八卦中巽卦代表文才,也代表东南方位,所以,一般的文峰塔都建在东南方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座塔,还有个真实的故事,挺有趣的,也可以印证古人对风水、对科举功名的重视程度。以下是转述。

说是明万历年间,当时的襄陵县知县杨作楫考虑到襄陵城内东南位置低洼,就建了一座文峰塔补足风水上的缺陷。

没想到,塔建成后因为距离城墙太近而毁坏了,废址成了来往旅客们歇脚的地方。于是有人归罪于选址不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县府还真找了个风水先生来看,说是要建在汾河东岸,可以“收锁水口”,清康熙十一年的知县就在东岸建了个塔。

塔是建起来了,但当地百姓并不认可。说是城内东南位置低洼如故,哪里能聚得起风脉呢?到了康熙十九年,新来的知县夏绍轼访民问苦,大家就说,最大的事就是文峰塔的事了。于是知县从善如流,在万历年间塔的原址重新复建。

至于从康熙十九年(1680)到咸丰九年(1859)重建的179年间,又经历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峰塔在科举风水上的实际功用无法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凡是有文峰塔的地方,当地必然是很重视文化教育的。

这一点从距离文峰塔仅有100米远的文庙大成殿的规模就可以推测出来。尊师重道崇儒的风气使得一个地方的文化教育水平必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因为还有下一个目标地,在文峰塔前流连了几圈,拍了一堆照片,还算是心满意足地继续前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住宿,上网翻看资料,又发现了在襄陵镇错过了一个文物古迹,那就是镇里还有一处文保单位城隍庙,保留着一对钟鼓楼很不错。

看着别人拍的照片心里苦笑,缘分不够啊。其实还是太贪心,山西文物古迹遍地,哪里是一次偶然路过就能尽收眼底呢?

看过即珍藏,抽空写出来分享已经足够了。享受当下那一刻与古建跨越时空的交流才是正事。你说说不是吗?

欢迎关注@跟胡哥看古村,看更多古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