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去年,大家再一次经历了“向钱葱”“蒜你狠”和“姜你军”的行情,至今还令许多人记忆犹新。但要是说起来,在蔬菜里葱姜蒜是小众品种,数量并不庞大,但其价格却经常兴风作浪。比如就拿大葱来说,去年就涨到了10块钱一斤,而原本5块一斤的生姜,去年最高也一度涨到17元一斤。而大蒜呢,在2018年的时候只有1.7元一斤到2019年时也涨到了10块一斤。

为啥涨幅这么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涨价也有规律

一、涨价也有规律

我们都知道,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波动,而市场供求关系的波动规律也并非无迹可寻,尤其是像葱姜蒜这种小众品种,有时候它的规律反而更容易掌握。

比如就拿大葱来说,

2007年大葱仅有0.5元一斤,到2008年时就涨到了6元一斤;
2011年大葱0.7元一斤,到第二年就涨到了5元一斤;
2019年的大葱只有0.9元一斤,到了去年涨到了10元一斤。

从大葱的波动规律来看,大概每4年就会产生一次波动,涨幅在10倍左右。

生姜2009年时是1块8一斤,到2010年涨到了10块;
2012年是2块钱一斤,到2014年时涨到了20元一斤;
2019年5块左右的生姜,在2020年最高涨到了17块一斤。

生姜的波动规律看大概是5年一次,也能翻5~10倍。

大蒜的情况跟葱姜差不多,就不具体列举了,其规律大概也是3~4年一轮,每次涨幅达到8~1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涨价背后的原因

二、涨价背后的原因

我们之前说,价格受供求关系波动的影响,但市场供求波动有多大,才能大到让价格翻到10倍这么多?其上涨背后当然另有原因。

1、产量的波动

市场方面,葱姜蒜主要还是产量的波动,农产品价格信息往往具有滞后性,也就是说,当大家都掌握这个消息时,这个消息其实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而大家再按照这个消息去调节时,就又比市场晚了一步,造成的结果就是,比如某年的价格不好,农户就会减少种植,如果次年再遇上受灾,那么次年的产量就会大减,这时供就会小于求,价格上涨;而相反,如果某年的价格上涨,农户们就会积极地跟风种植,最终导致产量大增,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2、游资的炒作

虽然受产量的波动影响,但是价格翻涨到10倍这么多,中间离不开资本炒作的推波助澜。而资本为什么要炒作葱姜蒜呢?这其中大有原因。

一是葱姜蒜相对来说是小众产品。也就意味着,总体的产量比较好控制。

二是因为产地相对集中。因此只要把主产区的货源把控住,那么市场上大部分的货源就被控制了。

三是比较容易保存。葱姜蒜相对于那些叶菜来说比较容易储存,再加上现在的储存方法不断提升,保存起来也就相对容易。

四是需求的特殊性。虽然葱姜蒜不是肉类、不是主粮,但是家家做饭却又少不了它。举个例子,当猪肉价格一度大涨时,人们可以少吃甚至不吃,或者采用鸡肉、牛羊肉去替代,但是葱姜蒜的替代性几乎没有,即便翻涨了10倍,因为所需的数量并不多,所以该消费还是会消费。但是对于游资们来说,价格翻涨10倍,中间的利润是巨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今年的葱姜蒜,还会暴涨吗?

三、今年的葱姜蒜,还会暴涨吗?

去年已经经历过了葱姜蒜的大涨,而今年的价格也基本都回落了。

当前生姜的价格批发价基本在2-3元一斤,但因为接近新姜上市,姜农挺价心态较浓,因此近日有上涨的趋势,但总体来看,应该涨幅也不会太大。大葱价格现在也跌到2~3元一斤,而且当前行情不太好,有继续走低的趋势。而大蒜的价格也比较低迷,比6月份更是下降了不少。

不过另一方面,市场零售价格没这么低,而且南北方的价格差异也比较大,南方地区的价格并不便宜。比如就有网友反映,大葱好像从来没有低过5块钱一斤。

但总体来看,葱姜蒜并不具备暴涨的基础,也并不在往年暴涨规律的时间点上,因此今年葱姜蒜的价格比较理性,再加上今年政策调控力度比较大,“稳供保价”是大前提和大趋势。在这个大趋势下,资本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将被严厉打击。

更多农业热点,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