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时代,除了清王朝之外,其他历史时期的封建皇帝在有了嫡长子之后一般都会直接加封后者为皇太子。

一是为了打消其他皇子夺取帝位的心思,二是为了向天下人传达一个信号,表示自己家族对全国的统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在这期间,出现过不少因为个人品行或才能不够的皇太子被废的情况。而在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约束下,也有一些皇太子最后也还是勉强登上了皇位

即便皇帝一万个不喜欢这位储君,可这也属于少数现象。而汉宣帝的儿子刘奭,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74年,汉武帝的重孙子刘询登基为帝,是为汉宣帝、也是西汉王朝的第十代皇帝。汉宣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几乎把全部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治理朝政的工作上。在他以及各级行政机构官员们、还有全国百姓的共同努力下,西汉帝国终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在此之前,西汉帝国的国力已经因汉武帝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而消耗殆尽。虽然有霍光等人的辅佐,使得西汉帝国的根基没有遭到强烈的动摇,可百姓的生活水平却迟迟得不到提高。直到汉宣帝一朝中期,西汉帝国才重回当年的巅峰状态,甚至可以说已经完全超越了汉武帝一朝的前期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不夸张地说,汉宣帝算得上是个圣主明君,在历史上的地位也丝毫不逊色那些其他历史时期的好皇帝。但他也是人,也终究会有老去的那一天。

在汉宣帝执政生涯的末期,他所考虑的已经不是把西汉帝国的国力继续向上提高几个层次,而是该如何守住这份繁荣。储君,则成为了这一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宣帝一朝的太子,是他的嫡长子刘奭。在刘奭刚刚出生几个月的时候,就被封为皇太子,是正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在刘奭成长的过程中,汉宣帝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传授他治国理政之道。因汉宣帝在位期间多行仁政,所以刘奭也慢慢接受了这种思想,自己也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仁德之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汉宣帝虽然行仁政,却不是完全的。在行仁政的同时,还杂糅了法家的治国理念,这才使得西汉帝国可以平稳向前发展。

可惜的是,刘奭只学到了前半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于皇太子的身份,刘奭很早就拥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力,并常常在汉宣帝身旁看他是如何治理这个国家的。

一次他向汉宣帝谏言,认为不应当再使用法家的治国理念治理整个国家;而是应该重用儒家的治国理念,并多提拔一些儒生进入到各级行政机构中任职。可他没想到的是,汉宣帝竟然会因为这段话而勃然大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宣帝生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单纯的实行仁政不仅无法起到促进发展的目的,反而会带来很多问题。周王朝就是以纯粹的仁政而著称,但结果就是各地诸侯反而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最后使得古代中国进入了春秋战国这一混乱无比的时期。

当然,如果单纯以法家的理念去治国,结果也是差强人意的,秦王朝就是一个典型。虽然治乱世需要用重典,可这样做还是会激化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和百姓之间的矛盾。无论是使用哪一种治国方式,都会因太过极端而出现许多负面影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并互补,而汉宣帝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才使得西汉帝国重新进入盛世的局面。

此事发生之后,汉宣帝基本上对刘奭失去了全部的期望。甚至还直言:“乱我家者,太子也”,足可见对刘奭的失望程度。

但没办法,为了不搞出新的乱子还是只能把这个江山交到他的手中,这便为后来西汉帝国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48年刘奭继位为帝,也就是所谓的汉元帝。继位之初汉元帝就开始重用儒生,很快就招来了其他大臣的强烈不满。再加上他极力提高文臣的地位,又触及到了武将集团的利益,皇帝和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之间的关系也在迅速恶化。

而儒生们又提出为了使政治清明,应该大幅度削弱宦官集团的政治地位,这两派之间也因此结下了仇。

虽然汉元帝想要改变这一切,可性格懦弱且行事极不果断的他却一直不能下定决心。最后的结果就是提出打压宦官集团的儒生们遭到了宦官集团的疯狂报复。当然,这背后也有武将集团的暗中助力。

汉元帝不是个傻子,他知道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正是因为各派势力的相互斗争所导致的。

按理来说,明君应该制衡朝中各派势力以求达到均衡的效果。可汉元帝却只顾哭泣,并强烈谴责了那些“胜利者”。可眼泪能改变当前朝堂之上混乱不堪的局面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儒生儒臣一派没落之后,汉元帝竟然把大权都交到了宦官的手里,放心让他们代自己去处理全国事务。可这些宦官哪里还想着什么为国尽忠,只顾着捞取财富和政治资本。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野内外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逐渐恶化,西汉帝国也出现了明显的削弱。

可惜的是,在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约束面前,即便是汉宣帝这样文治武功都十分卓越的皇帝也不能够违背。

因为一旦他册立的其他皇子继位之后不能挑起大梁,反而把整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那么后人自然会指责他不按规矩办事。继续保留刘奭的太子之位,则可以免遭后人的谩骂和指责。他虽然把责任摘了个一干二净,可大汉帝国却因此走向了衰落。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西汉帝国的衰落乃至最后的灭亡,汉宣帝理应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