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这个成语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讲的是赵国使臣蔺相如让赵国宝物“和氏璧”完整地从秦国返回的故事,是大家小学时学的典故,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给物品主人。也许从那篇课文中我们学到的是蔺相如的聪明勇敢,也看到了秦王的傲慢无礼。

作为小学课文,学到这么多也就够了,但是现在回过头来再了解这篇文章的前因后果,我们就知道这个故事别有洞天。蔺相如的言行看起来十分勇敢、不畏强权,但实际上透露出很多别的信息。

秦王作为一个强大国家的统领,不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使臣的激烈言行而感到害怕。这样看来,秦王的“傲慢无礼”是不是也可以得到反证呢?秦王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当时是赵惠文王主政,他的掌权之路比较艰难。在原太子赵章和自己亲爹的反对下,赵国发生了很大的内乱,国内朝堂刚稳定后不久,国外又开始有强秦的觊觎,赵惠文王的压力就更大了。

公元前283年,赵国从楚国方面得到了一块天下独有的和氏璧。就在整个朝堂都兴高采烈之际,秦昭王就派人送信,说要用秦国十五座城换赵国和氏璧。

这时候赵国朝堂不知怎么办了,因为当时秦国已经十分强大了,而且对周边国家虎视眈眈。秦王这样的举动肯定有诈,就怕秦王要了和氏璧却不兑现诺言,不给赵国那十五座城池了。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而秦国又可以空手套白狼,白得一块绝世好璧。

赵王心想,怎么办呢?死马当活马医吧,既然这个人有大才,那么就让他展示一下也好。毕竟是个新人,即使出了错,也可以有个借口,秦王总不能因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政治新人就进攻赵国吧。

秦王这边当然是没有想要用十五座城池去换一个和氏璧,他想要的就是探听一下赵国的虚实,看看赵国有没有胆子和秦国争斗。

他只是想借和氏璧一事,把赵国方面的人引出来而已。等蔺相如来到了秦昭王的朝堂,秦昭王就表现傲慢无礼,傲慢到好像这个和氏璧已经是秦国的一样,让蔺相如看不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果真,蔺相如看到秦王拿着和氏璧不愿意归还,借口壁有瑕疵,将和氏璧要了回来,之后就表现得十分激动,甚至想要和和氏璧一起撞柱。秦王态度缓和下来,看起来很紧张和氏璧,不想让和氏璧碎掉。

等到休息的时候,蔺相如让下属换上秦人的衣服带着和氏璧偷溜回赵国。到第二天,秦王听说和氏璧被送走了,而且还受到了蔺相如的大声指责,秦王虽然十分“生气”,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放蔺相如走了。

这个故事到这里看似结束了,但其实不然。一块和氏璧而已,再怎么独一无二,能有十五座城池贵重?如果赵国君臣看透了秦王的真实意图,也许就不会把那块和氏璧看得那么贵重了。蔺相如不在秦王的朝堂上那么虚张声势,秦王也许就看不出来那时的赵国已经有衰败的迹象了。

“一块和氏璧而已,不值十五座城池,秦王你只要给我一两座即可,若是秦王你好意思白要这个不值钱的和氏璧,送你也行,权当为我两国的友谊做出的贡献。”如果赵国这样说,既彰显了赵国的大度,又显示了那时赵国的国力并不空虚,也许秦王就要好好考虑一下攻打赵国的计划了。

当然这只是幻想罢了,真正的历史就是完璧归赵之后,秦王从蔺相如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赵国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强大的赵国了。

如果说秦国之前因为赵国雄厚的国力而不敢对赵国动手,那么现在秦王就开始为攻打赵国做准备了。于是秦国在第二年就发动了战争,“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这是多么惨重的后果,从此赵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无独有偶,秦王对齐国的试探也是采用了差不多的办法,秦王送给齐王一副玉连环,想让齐国解开玉环,齐国君王后直接把玉环摔碎了,告诉秦国使者说,这样就解开了。

如此霸气的行为果然让秦王退缩了,之后也没有向齐国动手。两相对比一下,一个言行看似勇敢正义,却充满着胆怯,一个言行看似粗鲁暴躁,却不畏强权。赵国方面不仅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让秦王当成先挑软柿子捏了。

一个优秀的外交官要认识到其他国家每个动作后面的意义,这样才能采取真正对祖国有利的行动。且看蔺相如,不知道是他真的没有看出秦王背后的动机,还是他就是想借此机会出人头地呢?

如果是前者,那也没啥好说的,那就是聪明人也有翻车的时候,或者是历史记录夸大了蔺相如的才智。如果是后者,那就是他顺着赵惠文王的意思,光明正大地不给秦国和氏璧,即讨好了君王,明面上赵国也没有丢了面子。蔺相如顺从了君主的心意还愁没有机会晋升吗?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当时的赵国还没有衰败到一个人才都没有的地步,为什么没有人能看出来这是秦王的试探呢?君主也许看不出来,但是总应该有人看出来的。如果说看出来的人不敢像君主提出这个问题,那么赵国的灭亡就是必然的,即使没有完璧归赵这件事的推动,灭亡之日也迟早会到来。

总的来说,蔺相如拿回了和氏璧却因此加快了赵国灭亡的速度,这样的代价是很不值得。所以,做事情时,不要看眼前利益,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为以后做打算。如果赵国找机会发展自己的实力,在本就不是很弱的基础上巩固一下赵国的国力,那么秦国还是找不到机会攻打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