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芒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
要用诗来描摹一个景物,阐明一件事理,抒写一种恩想感情,必须依靠形象的手段;单一的形象犹感不足,就常常需使用一系列形象。纵横铺排,妙喻联珠,如滚雷,如叠瀑,如层浪之催送。如群峰之逶迤。这种艺术手法常能起到强化、深化、半富、开廊作品内容的艺术效果。
比喻要贴切,意与象要相吻合,要符合客观可能性,这些是形象化手法的最低要求,并列的形象当然也应如此。关于形象化的一般问题,这里就不赘言;关于并列形象化手法的特殊性问题,下面结合实例作一些探求。
有一首诗题为《致函授创作中心》,是这样写的:
你是清馨、甜润的甘霖,
滋润着田野的小苗;
你是辛勤、耐心的园丁。
修剪着林中的枝条。
你是一片芊绵的树林,
小鸟在那儿唱歌、欢跳;
你是一条丰富的小河,
鱼儿游跃、追逐在你的怀抱……
哦,也许,你是一个老人,
还有一双期待的眼睛……
(大连任惠敏)
一、并列形像的向心凝聚:
这是运用并列形象的第一要求。否则,任性驰骤,无止境地铺排开去,松散枝蔓,提不起纲,挈不起领。必须以一事理、情一意为“心”,如车轮的轴心,每一个形象都要与“心”相关联,向“心”凝聚,为“心”服务,就象车轮的放射状钢条。这首诗并用五个形象来比喻函授中心,表达了函授中心的重大作用和谆谆善诱,就使人感到它结构的完整性、逻辑的稳实性。
二、并列形象的合理编排:
这是并列形象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列的众多形象,除了要求各自的向心性外,还必须要注意其相互的关系,以决定编排顺序,使之合理化,否则也易产生凌乱、孤立、跳荡、皺脚、甚至晦涩的感觉。我觉得要做到并列形象的合理编排,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顺序性、进行性和承接性。并列形象的顺序性:如视觉形象之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微观到宏观,或相反:听觉形象之由弱到强,由粗到细之类。不管是顺行、逆行,总要遵循生理的和自然的习惯顺序,而不能胡乱颠倒。即使思想纵横捭阖,上天入地,也还应该讲完天再说地,不能忽天忽地的乱翻筋斗。
并列形象的进行性:描摹进行中的事物,使用一系列形象,就应该注意这些形象之间的进行性,与客观的被状事物的吻合关系。描写舞剑,拔剑在先,然后如龙蛇腾舞,最后才是收剑却立。这是客观的进行程序,并列形象自然应按这种进行程序编排。
并列形象的承接性:有些形象之间,看去是并列前,互相之间却又有一定的纵型的因果关联(或者是一种暗示的因果关联),这样的并列形象,就使人产生逻辑的致密感。例如这首诗的五个并列形象中,三个写物(小苗、小鸟、鱼)两个写人,全系横型并列。如果把第二段移到第四段的位置,和第五段连接起来,这两段写人的并列形象,就产生了纵型的因果关联(至少有因果暗示),这是老人的眼睛,可以被读者意识到,就是那位园丁形象的发展,觉得自然,顺畅,而又增添了逻辑感。同时,整首诗的形象序列,也变成由物及人,有横有纵的合理而又多样韵排列,就显得耐读得多。
三、并列形象的对立统一
相克相生,相轴相成,事物之通理,证之并列形象亦然。正与反、静与动、虚与实,这些对的两个侧面,并列起来,有时可以产生映衬,反捩、激宕的更高艺术效果。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诗中运用并列形象,当然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辩证关系,来加强和丰富我们的表现力。除了要注意正反两个侧面形象的合理排列、互相关联、照应外,我觉得最值得用心的是如何运用其对立的反作用,使一系列形象的铺排效果全出。一般说,正反两面的形象,不宜于对等使用,而应该一连串使用一方面的形象,造成一定声势的铺垫,然后突然来一个与之相反的形象,就可以收到奇特的效果,可以概括总结全文,可以豁然开廓意境,可以悠然宕开韵味。拿这首诗来说,前面四个是行动型的形象,写小苗、小鸟、鱼和园丁,而最后突然用一个静止型的形象(一只期待的眼睛),这种对立的形式,就产生了一定的艺术上的意外,意外就有了力感,就足以概括总结上文、开廓意境,岩开韵味,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感。反之亦然。用一个虚写的形象,来总结、概括、映衬、反拨一系列实写的形象,或者用一个实写形象,来总结一系列虚写形象,都能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