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本国军工实力不济,印度海军只能以斥巨资引进的方式更新自己的常规潜艇,计划花费4300亿卢比采购6艘新潜艇,约合人民币420亿元。这笔订单吸引了多个国家的军工厂商参与,它们竞相向印度军方展示己方产品的优势。然而,在“印度特色竞标”的一系列奇葩要求下,如今参与竞标的五家厂商已经走了四家,仅剩的一家也很难说是印度人理想的合作对象。
为了争夺这块军售大蛋糕,来自俄罗斯、法国、德国、西班牙和韩国的五家军工企业参与竞标。而根据印度海军提出的条件,新型常规潜艇要采用经过验证的“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即AIP系统,这导致5家供应商中的俄、法、西三家,因AIP技术缺乏成熟度而出局。剩下两家分别是德国蒂森-克虏伯船舶系统公司,以及韩国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
在常规潜艇领域,蒂森-克虏伯公司被各界认为是技术领跑者之一。但是,由于印方要求该项目的第一艘潜艇要达到45%的印度本土生产率,到第六艘潜艇时要提高到60%。此外,这些潜艇虽然将在印度造船厂建造,但却对外国合作伙伴提出了几乎无限的要求与附带责任。精明的德国公司认为,如此之高的印度本土国产化比例基本无法达到,即便达到了也很难保证质量,故不可能由德方承担责任。如此想来,4300亿卢比的合同预算不仅不够,甚至可能让德国公司在未来吃大亏,故主动退出了竞标。
目前看来,印度潜艇采购项目仅剩下了唯一的竞标者,即韩国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然而从潜艇制造业的角度来看,这家韩国公司是5个竞标者中,技术实力最脆弱的。毕竟就连韩国军队自己装备的所谓“国产潜艇”,其实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德国等国的潜艇技术,韩国人只不过就是把这些西方技术买回来,然后拼凑到一起而已,根本说不上有什么属于自己的核心科技。
从某种角度来说,印度之所以在此次军购项目中提出了如此苛刻的条件,似乎是希望以军售为鱼饵,让外国合作方尽量拿出“压箱底”的本事,好让印方学个够,最终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掌握。不仅如此,一旦潜艇出现了什么技术问题,还需要中标方派出技术人员并给出解决办法,这等于是继续给印度军方提供免费的培训。很显然,这种近乎“白嫖”的做法,怎么可能轻易被人接受。对于手握核心技术的西方军工强国来说,他国若是想得到某些技术,那就应该老老实实地花钱购买技术授权,想借所谓“合作生产”的名义把先进技术低价弄到手,真当这些西方国家傻吗?
至于目前仅剩的韩国大宇公司,我们很难想象其会把花大钱买来的德国技术,轻易地低价提供给印度人,乃至接受印方提出的一连串“怎么看都是打算在未来耍赖”的违约责任。由此想来,印度人大概率是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要么修改苛刻的合同,要么就根本别想拿到称心如意的新潜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