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西出发布禁止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的草案,此文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民众的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倒只是刹那间的事情。

可是重要的不是推倒,而是重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能怎样重建一个合情合理,能够很好的让人有怀念,表达对逝者之死的丧葬礼仪,这才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大事。

就算只有一少部分人仍然延续烧纸,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给予他们合理的空间。更何况是这么大一个庞大的群体呢?

梨花落后清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高中以后,我在家待的所有时间加起来似乎也没有今年的这个寒假长。独居的时候,我常常一个人生一炉火,与空气对坐,脑海中的场景云卷云舒。我给朋友说,我最喜欢的是下午六七点的时候,月亮从对面山上升上来,颜色是橘色的,天上慢慢显现出一颗一颗的星星。

池塘响起青蛙和蟾蜍此起彼伏的叫声,我站在院坝子,可以看到嫩绿的菖蒲草在叫声中随风摆动。当我抬头看得再远一点,我的亲故们埋在地里,没有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昏降临,事事安静,心有所居,悲欣交集,这是一种长远恒定的心情。

我这样度过了将近七十天,从大雪封山,一直到莺飞草长。不过有点颠倒的是,古诗和习俗里的清明,是回家的日子。而我却在清明来临时要离开故乡了。

想起来成年后与家人相聚的日子加起来似乎也没有今年的假期那么长,而平生所追逐,大半已七零八落,心中实在愧疚难去。

临行前,唯一想做的,只是再烧点纸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去世三年了。他去世的头一年,我还比较常见的梦到他,其中有一个梦特别清晰。那个晚上我梦见他在我身边,一直很羞涩跟我谈收入的问题,他一直给我说你有没有三万块钱。

我是比较愚笨的一个人,在梦里也一样,直到他说了三四次,我才反应过来,他的意思是让我给他搞点钱。我醒来想起这个梦,心里难受。我知道这并不是我爸来找我了,只是我自己的念头在想他而已。

我托我弟给他烧了很多很多钱,烧完我弟给我打电话,我感觉心里舒服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知道知乎有多少人亲手埋葬过自己的亲人。那是一种很奇特的经历。

我爸去世的那天,是2017年11月6日,他在我怀里咽气的,他走得平静,我心里也是平静。给他烧落气钱(人去世后的第一吊纸,我们这里的风俗是三斤六两),给他穿寿衣,然后入殓。

整个过程我都很平静,做完法事上山的那一天,我忽然开始慌了。我把落气钱烧的灰包得严严实实的,生怕掉了一粒灰,他就得不到了。

埋他的时候,生怕棺材偏了他不舒服,生怕土挖薄了。坟墓砌好,我给他烧纸,磕头,我感觉给他做得还算体面,那个时候,有点想哭了。

过完头七,我给他烧纸,顺便烧几支烟。感觉自己给他做事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过年,我都给他烧很多很多的纸,一边烧一边回忆他生平的某些细节。阴阳两隔,烧纸成了父子间唯一的沟通。也成为他在这个人世唯一的一点温度。

给过世的人烧纸是一种陋习吗?

我不想用几千年的习俗这样的话来证明它存在的必要。

我只知道,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还能从烧纸的过程中,感受着别的任何方式无法给予的温暖的东西,它让我感到身为人子,无法回报亲恩的愧疚。也让我感受到生人与死者不能割舍的纽带。

纵然血肉消失,音容莫辩,还是让你深深记得,深深眷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种眷念不是偶然的,是随季节,随时光一年年都会在。年纪越大,越能在烧纸的时刻变得虔诚,变得珍惜。跟九泉之下的父亲简单的说说今年的重大事情,希望得到祝福和保佑,希望他们听到我的思念。

三炷香三个头,心里真的会安实很多。

活着的人不会再活,死去的人不会再死。在这样广袤的宇宙里,奔走半生,在亲人的面前,你永远不会孤独。

我觉得那烧的不是纸,那是我们在这个人世间任凭娇纵的死亡也不能泯灭的香火情。

今天我们的新时代,居然把冥币定义为“封建迷信”,我感到愤怒和诧异。

我的爷爷,没有读过一天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

他在世的时候,常常跟我们说起人去世后那一套是浪费。说烧那些钱有什么用,还不是得不到。虽然没有什么知识,他始终觉得这些是虚的,在生时候得到的才是真正得到的,人死了搞得再花样,也没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我婆婆去世后,你们知道他最关心的是什么吗?是纸钱。

那时候他常常无声地在灵堂一坐就是半天,偏着头,耷拉在椅子上。坐一会儿他就慢慢地挪着椅子,又来到给婆婆扎封包(打纸钱)的那个房子里,看到他们将纸钱一包包的裁好,写上字,他不识字的人,反复叮嘱,莫把字弄错了啊。

他看到叔叔开始给准备的纸钱不多,整个人一下子眼泪就崩出来了。

眼泪哗哗地说:我一看到那么一点点纸包包哦,我心里像瓦渣子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自己当时身上还剩一些钱,他就要掏出来给婆婆买纸钱。后来叔叔们又补了很多封包,看起来很多了,他就觉得安心了。

后来爷爷自己身体不行的时候,告诉我们,不要浪费,这些纸钱啥的,不用烧那么多。

我想,经历过生死大事的人应该多多少少有这种感受吧。就是也许自己不需要这些香蜡烛纸,但面对自己至亲至爱的人,总会渐渐的觉得,渐渐的希望这些有用的,生怕自己给他们做得少了,生怕他们得不到。

文明是什么?文明不是允许你做什么,不允许你做什么,而是当我们在合情合理的社会状态中,能够有条件,有空间,恰如其分的做正常的,该有的事。

我们悼念那些烈士,先贤,给他们立碑,鲜花,供奉水果,这是封建迷信吗。不是的,那是对整个大国精神,坚挺脊梁的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悼念自己的亲人,家人,给他们上香,烧钱,同样也不是迷信,那是对整个家族家庭深厚情谊,一生温暖的思念。

从祭祀皇天后土,到祭祀祖宗亲人。中国人用了几千年来追悼怀念,我们承认它的形式里肯定有繁杂,无益的成分,但是把它定性为封建迷信,显然是粗暴,失智的。

对于此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