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这句台词出自周星驰出演的《唐伯虎点秋香》电影,周星驰用无厘头搞笑将唐伯虎演绎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但也为唐伯虎种下了“风流才子”名声的种子,让世人都认为唐伯虎是真正的风流才子,为了爱情可以什么都不顾。

因为这部电影,周星驰倒是“火得一塌糊涂”,成为了影帝,但是唐伯虎的风流形象便传播开来,人人都能模仿电影其中的片段,也成为了世人的笑料。我想此时的唐伯虎在坟墓底下“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掀开棺材盖,出来“讨个说法”!

“才子”堪称匹配,“风流”就完全是污蔑了,和秋香的恋情也是虚构的,唐伯虎才是历史上的“冤大头”,只有自己的好友祝枝山在自己的墓志铭上给自己正了名。(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

唐伯虎的一生可用“凄苦”来形容,才子的一生“先甜后苦”,道尽了“世间炎凉”,品遍了“人间辛酸”,两年时间父母、妻子、儿子、妹妹相继离世,后又遭遇科场舞弊案,深受牢狱之灾,最终“悲苦而终”,也不得不为这位大才子感到惋惜、可怜!

显赫的家世

唐伯虎家族唐氏是以国名为姓氏,先祖唐辉为前凉陵江将军,迁居晋昌,其子唐尧因战功赫赫被封为武威将军,唐尧之孙唐瑶、唐谘皆为晋昌太守。唐谘之子唐揣,唐瑶之子唐褒皆封为晋昌公,唐褒的来孙唐俭跟随唐太宗起兵晋阳,封为莒国公。

唐伯虎祖上可谓是官宦世家,文武双全,实打实的书香门庭,唐伯虎的曾祖父唐泰在明代正统年间为兵部主事,死于土木堡之难,为国捐躯,一门忠烈,但是到唐伯虎父亲唐广德这一代,却退却了朝堂,成为了一个商人。

虽说是商人,但父亲唐广德从来就没有忘却祖宗的遗愿,“入仕为民,报效国家”,所以当唐伯虎出生于成化六年(1470年)后,父亲就从小就培养,不惜花重金请先生上门教授唐伯虎知识,希望他能步入仕途,光耀门庭。

唐伯虎因为出生于虎年虎月虎时,所以父亲取名为“唐寅”,他又是家中的老大属“伯”,所以便又取名“伯虎”,也是希望他能出入朝廷,成为一名虎将,为国尽忠,然而期望是好的,结局却是十分骨感的。

解元风光

成化二十三年,唐伯虎学成归来,他的才气连老师沈周都十分的惊叹,在所有学生中“名列前茅”,沈周众多学生中最看好唐伯虎,日后一定在老师之上,同时沈周还十分看重另外三名学生:“祝允明、徐祯卿、文征明”,然而这三位加上唐伯虎就是明朝历史上的“四大才子”,代表了大明朝中叶的文学方向!

在老师沈周的推荐和鼓励下,唐伯虎、祝允明、徐祯卿文征明去参加乡试,毫无悬念,四位均获得好成绩,通过乡试,而唐伯虎更是乡试第一,获得“解元”!当消息传回家的时候,父亲唐广德喜极而泣,更是大摆宴席,广施善举为家乡修桥铺路,为穷人送衣送梁,为自己的儿子广结善缘!从此“唐解元”的名声便“不胫而走”!

当唐解元回到家的时候,“高朋满座”、“鞭炮齐鸣”,十里的乡亲都来道贺,可谓是“光耀门楣”、“风光一时”,在封建时代底层的人民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改变家庭的命运,能获得功名便是一生的荣耀,而唐伯虎却是获得了乡试第一,羡煞众人!

家人离世、心灰意冷

成为唐解元的唐伯虎并没有因为获得了解元而荒废学业,继续深造,最终在获得会试机会,有机会“进士及第”,然而正当他准备进京赴考的时候,家中的变故将这位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唐解元击垮。

弘治七年,为自己“遮风挡雨”的父亲唐广德因病去世,唐伯虎伤心无比,父亲的教诲“历历在目”,如今却“天人永隔”,不是自己的父亲悉心教导,在背后默默支持,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之后,唐伯虎还没有走出失去父亲的悲痛之中,每日都非常珍惜和家人的时光,特别是母亲,每天都陪着自己的母亲到郊外散步,失去父亲,对母亲更是觉得珍惜,这是唐伯虎从来都没有的感觉。

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送走父亲的第二个月,母亲也因病离世,两个月的时间失去了自己的双亲,这对唐伯虎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自己无法忍受,整日以泪洗面,思念自己的父母,好在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在身边安慰,也逐渐走出了悲伤!

然而在母亲离世第三个月,自己的妹妹也因病离世,父母刚刚离世,自己的妹妹也随之而去,这对唐伯虎是一种什么伤害,也就只有他自己才明白了。面对亲人的逐渐离世,唐伯虎睹物伤情,最后在妻子建议下,搬离了老宅,逃离伤痛的环境,让唐伯虎对亲人思念之痛有所缓解。

然而更大的风雨却在后面,搬离老宅后的第二年,自己10岁的儿子也因病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里面的痛有多深!自己的妻子也因伤心过度随儿子而去,两年的时间,父母、妹妹、妻子、儿子、相继离世,欢乐的一家,最终就剩下唐伯虎一人,这对唐伯虎的打击是无法承受的,估计世人都无法忍受。

随着家人陆续离世的打击下,唐伯虎整日昏昏暗暗,完全分不清白天黑夜,整日颓废过日,昔日的唐解元沦落为乞丐一般,家族也因为父亲的离世而崩塌,此时的唐伯虎已经远离了昔日的光辉岁月,“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已经成为了过去,整日以酒消愁便成了唐伯虎最重要的事情。

科场舞弊牵连,看淡人生

在好友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的帮助下,唐伯虎逐步走出阴影,走出家人离世的痛苦中,并且还续玄了一位妻子。在祝枝山的劝解下,再次勤学,为参加殿试做准备,也为完成父亲对自己的遗愿,于是和徐经一起启程,到京都参加会试。

弘治十三年,弘治皇帝朱佑樘任命程敏政和李东阳为京城会试主考官,两人皆饱学之士,是弘治这一朝有名的大学士,文学造诣十分的出色。在这一届会试中,他们两位另辟蹊径,出题十分冷僻,使得很多应试者都答不上来。惟有两张试卷,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深得两位主考官的喜爱,而这两张试卷便是唐伯虎和徐祯卿的。

世界上就有这么巧的事情,来自全国的举子都答不上来,就只有唐伯虎和徐经交了满意的答卷,不由得让人“心生疑窦”,都怀疑他们提前拿到了考题。会试三场考试结束后,便蜚语满城,盛传“江阴富人徐经贿金考官预得试题”。

科场舞弊是多么严重的事情,面对举子们的愤怒,在贡院门前聚众闹事。弘治皇帝大怒,命令朝官彻查,唐伯虎徐经备受牵连,被抓进了牢房,本该是状元和探花的二人,却成为了囚犯,唐伯虎“失落至极”,经过朝官一番查验,并未有漏题之事,但是唐伯虎和徐经因为和主考官是同乡,确实在会试前拜见过两位主考官,这就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口舌,难逃“悠悠之口”。

随着事态不断地发酵,参与闹事的举人越来越多,为了挽回朝廷的颜面,弘治皇帝罢黜了两位主考官的官职,同时将唐伯虎徐经两人均遭削除仕籍,但是爱才的弘治皇帝也不忍心再处罚唐伯虎和徐经,逐安排他们为县衙小吏,希望风波过去后在提拔他们。

此时的唐伯虎对大明朝的官场“失望透顶”,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却如此背了黑锅,心里满是委屈,更是愤怒,本是状元之位最后沦落为背黑锅成为一个县衙小吏,自己觉得十分的耻辱,从而放弃了弘治皇帝给的机会,返回老家苏州。

回到家中,因为自己卷入科场舞弊案,自己续玄的妻子,怕受到牵连,早已将家产卖光,和别人跑了,此时的唐伯虎迎来了自己一生最黑暗的时刻,“居无定所”,“三餐无望”,最后在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的帮助下将其父亲留下的老宅修缮一番,才有了唐伯虎的住处,不遭受风雨的欺辱。

装疯逃难

回家后的唐伯虎在众朋友的帮助下,得以重新回到老宅,但是深受打击的他不久就大病一场,医疗很久才见好,此后便靠酒水度日,颓废的过着一天又一天。后来在老师沈周的教育下,才拿起画笔,重新开始自己的书画之路,终日醉心书画,不见外客。

正德十年,宁王叛乱,在唐伯虎老家苏州谋反,但是却少一位文人军师,于是便有意请唐伯虎出山跟随自己一起谋逆,唐伯虎自然之道这种事情是要掉脑袋,本来自己就对大明朝的官场“失望至极”,于是委婉的拒绝了宁王的邀请。然而宁王见软的不行便来硬的,强行将唐伯虎抓走。

没有办法,想要脱离,唐伯虎只好装疯,迷惑宁王,装疯三个月,吃过泔水,住过牛棚,大白天在大街上疯跑,和鸡鸭抢食,吃尽了苦头,终于被宁王释放,回到家中的唐伯虎,看到自己父母的牌位,大哭特哭,因为以前有自己父母为自己“遮风挡雨”,而今偌大的家庭就剩下了自己一个人,在无父母为自己遮挡风雨,越想越凄惨,越想越痛苦,最终哭晕在父母牌位之前。最后还是在自己的好朋友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的帮助下,才捡回一条命,但是此时的唐伯虎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看着如今的唐伯虎,祝枝山心里也十分的痛苦,但始终没有放弃他,每天都陪着他,陪着他走出困境,和自己的老师沈周一起,将迷失的唐伯虎拉回了书画之路,也挽救了他的性命,正是这样才有了如今留下的国宝的唐伯虎,才有后世之人“”一饱眼福的机会。

因病去世

嘉靖二年(1523年),唐伯虎在写下《诗翰册》后身体便有所不适,而此时的好朋友徐祯卿病逝,更是给予了他无尽的打击,要不是这些朋友或许自己早就千古了。十二月二日,唐伯虎病重,此时祝枝山、文征明在旁边陪着他,也为自己的这位老友默默地流眼泪,最后在这些老伙计的陪伴下唐伯虎在老宅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结语

一代才子,本该有属于他自己的光辉人生,或“光宗耀祖”、“光耀门庭”,却屡遭家庭变故,亲人在两年时间悉数病逝,留下他一个孤零零的一个人。这原本是现在电视剧的剧情,但是却在他的身上上演,不得不感叹“天妒英才”。

虽然世道对他不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经历了太多的辛酸,但是却成就了他书画的传奇人生,成为了历史上明朝四大才子之首,为后人所传颂。

就连祝枝山在唐伯虎死后为他写墓志铭的时候,都是流着泪写完的,都感叹唐伯虎不易的一生,都为他的一生感到惋惜。《唐子畏墓志铭》便是祝枝山为唐伯虎写下的,也为唐伯虎的一生正名了。

所以“风流才子”一说并不是真实的,或许是后人感叹他悲苦的一生,给予他人生不一样的色彩,对他也是一种安慰,所以今天我们也要为他“正名”,风流一说为“子虚乌有”,他是真正的才子,却不风流,他是真正的书画先辈,传承了国粹的辉煌。

正是有了他,才有了我们如今的书画盛世,才有了我大中国傲立于世界的“中国文化”!